《红楼之挽天倾》

第五百五十九章 贾珩:这覆舟水是苍生泪,不到横流君不知(3/4)

关渡过。

  “晚了。”贾珩冷声说道。

  现在已经不是两成的问题,而是卫、郑两藩要将欠缴粮税都要补齐,而且还要接受崇平帝的处置,或是削爵,或是圈禁。

  一个在几十年间,累计拖欠了一百五十万石,一个几十年间,累计拖欠了两百万石,这些都要补齐。

  “三成!”卫康亲王心头一寒,连忙说着。

  旋即改口道:“五成!”

  贾珩看了一眼面如土色卫康亲王,说道:“两位王爷先用午饭,现在河南府尹正调集税吏,追缴亏空,缺多少米粮,自行去取。”

  卫康亲王:“???”

  什么叫自行去取,这是抄了他们的老巢。

  郑成亲王此刻也是心头一沉,恍然明白过来,问道:“你诓骗我们!”

  他们是中了调虎离山之计!?

  贾珩看向郑成亲王,冷声道:“王爷,这不是什么诓骗,单凭尔等拉拢锦衣千户,欺瞒朝廷,招募流民,私藏甲兵,就足以削爵、圈禁,怎么,王爷还要临死抱着这些身外之财吗?”

  郑成亲王脸上又红又白,只觉如泄了气的皮球,瘫软在太师椅上。

  贾珩看着两位藩王,心头冷哂。

  其实这就是一个先后顺序的问题,如果他先催缴粮饷,待到与其争执一番,再行提及这些,就有威胁、逼迫之意,反而容易激起两位藩王的抗争心思,一定程度上可能酿成流血事件。

  不说后果严重的话终究有些不妥当。

  现在两位藩王在崇平帝因河南民乱吐血晕倒一事惊惧交加,那么花钱保全自身就成了退而求其次的选择。

  这就是心理学的锚定效应。

  咸宁公主看着两位藩王颓然的一幕,眨了眨凤眸,不知为何,总觉得有着一种说不出的震撼。

  她好像睡一觉,先生就摆平了这两位藩王。

  好像已经不需要她通过太后那边儿的亲戚,帮着从中间说和。

  贾珩看了一眼咸宁公主,道:“殿下,这都晌午了,坐下用午饭罢。”

  说着,转眸看向瘫坐在梨花木椅子上,失魂落魄的两位藩王,道:“这都中午了,两位也一起用些,等会儿也好向神京书写自辩奏疏。”

  郑成亲王冷哼一声,并不理会。

  而卫康亲王原就饿了,收拾下肉痛的心情,开始用着午饭。

  郑成亲王看了一眼拿着筷子用着饭菜的咸宁公主,心头叹了一口气。

  连公主都被派来随军平叛,可见朝廷对开封失陷的惊怒。

  ……

  ……

  郑王府

  就在郑成亲王在锦衣缇骑的护送下,乘着马车向着河南府衙去后的半个时辰后,这座坐落在洛阳城西北方向山麓的宫城,正在门口持刀境界,焦急等待郑成亲王返回的李典军,忽而面色微变,转头问着一旁的亲兵道:“什么声音?”

  这时铁蹄踏过青石板路的声音,策马奔腾,震耳欲聋。

  “大人,是京营的骑兵!”亲兵面带惧色地看向远处大批的骑卒,惊声说道。

  随着这几天京营骑卒大批进驻洛阳城,不仅仅是洛阳城的百姓,就连郑、卫两藩的亲卫,也看到了朝廷骑卒的威武雄壮军容。

  李典军看着黑压压的骑卒队伍,同样倒吸了一口凉气。

  “唏律律……”

  随着马蹄声乱,刀枪碰撞盔甲的金铁声音,果勇营游击将军蔡权勒停座下骏马,高声道:“围起来,接管宫城!”

  “你们要干什么?”李典军面色大变,上前喝问道。

  “奉节帅之命,洛阳有贼寇潜入,可能危及王府,我等要接管防务,还不速速退开!”蔡权冷喝道。

  李典军看着往来呼喝的骑卒,目中挣扎些许,心头一惧,止住了身后蠢蠢欲动的兵丁,道:“让他们接管宫城!”

  不说真要火并起来,自己兵少,人家兵多,根本拼不过的问题,就是王爷不在此地,他也不好擅自作主,对抗朝廷京营大军。

  与此同时,卫康王府的宫城也大致发生类似的情形,镇守典军完全没有搞清状况,就为大批京营骑兵围拢起来,缴了军械,接管宫城。

  宫城内的嫔妃以及郑、卫两藩的子嗣,都是惊惧地看着这一幕。

  而后,河南府尹孟锦文以及河南府的治中、通判领着的大批衙差、文吏,开始进驻着郑卫二藩王府,向着二藩宣读河南府的官文,奉命查检府库,追缴拖欠钱粮,一辆辆马车往来其中,开始搬运钱粮。

  等到天近傍晚,斜阳晚照,河南府的衙差终于在数万京营兵卒的协助下,将郑、卫两藩府库的米粮点清,凑齐了历年欠缴数目,陆续转运至太仓以及官方府库,作为此次京营剿抚河南民乱的军需储备。-->>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