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百章 探春:……大不了,她也出家?(2/4)
嗯,好像哪里有些不对?
元春眉眼笑意盈盈,宽慰道:
探春垂下螓首,英媚脸颊上似有些羞,只是心底轻轻叹了一口气。帮她操持着吗?她才不要.....
只是哪怕是元春还是探春,都没有意识到一个字,也操持到自己屋里?-
--
却说另外一边儿,王夫人院落中,灯火亮着,人影憧憧。
王夫人正坐在炕几上,面色阴沉不定,手中的佛珠捏来捏去,仍在思忖着东府晋爵的事儿。
就在这时,外间的嬷嬤唤道:
王夫人闻言,面色先是一愣,继而心头一喜,连忙起得身来,看
向一脸醉醺醺,在小厮搀扶下进得屋中的贾政,唤道:
说话间,连忙吩咐着嬷嬷打来热水。
两口子成婚多年,举案齐眉,相敬如冰,除却因为王夫人年老色衰外,为人刻板也是主要缘由,故而,贾政平时多是睡在小意一些的赵姨娘屋里,平时也不大过来歇息。
贾珩封着伯爵的消息传至京城,首先是京营的将校,其次是贾政在通政司以及工部的一众旧日同僚。
现在神京城中,谁人不知贾家已然是大汉朝堂重臣,宁国府那位珩大爷更是权势煊赫,炙手可热。
贾政道:
王夫人这时接过玉钏递来的茶盅,递到贾政身旁,强笑了笑说道:
贾政接过茶盅,喝了一杯,压了压酒意,说道:
终究觉得不妥,将后半截话连同上涌的酒意,一同压了回去。
却是方才在书房,也不知是不是因为傅试喝多了酒,说着自家妹妹年岁愈大,尚未婚配,想要许给子钰为妾,让他旁敲侧击下子钰的意思。
随着贾珩以未及弱冠之身,晋爵为永宁伯,彻底成为朝堂重臣,傅试再也坐不住,打算赌把大的。
王夫人也不疑有它,问道:
贾政点了点头,问道:说着,忽而就想起宝玉。
王夫人连忙说着,说到最后,语气也有几分自得。
谁说她家宝玉只会在后宅厮混,真要读书,比谁都不差,等将来考个进士,东府那位都比不上,他连秀才都不是。
贾政面色严肃几分,道:
因为心情还算不错,贾政语气其实较往日还是温和许多。
王夫人点了点头,应承着贾政的叮嘱,迟疑了下,问道:
哪怕自家宝玉聪慧过人,但毕竟刚刚读书没有多久,逼迫的太狠也不太好,万一今岁不能进学,老爷再一怒责罚着,反而就不好了。
贾政沉吟片刻,也觉得可能有些期望过高,说道:
这时,嬷嬷端来了个盛放着温水的木盆。
王夫人打发走嬷嬷,见贾政今日难得宽厚,心头倒也慰贴几分,原本皱纹浅浅的眉梢浮起一丝笑意,说道:
贾政了一声,微微眯着眼,
在小厮的伺候下,将官靴脱下,去了袜子,放进木盆中,忽而再次,感慨道:
听到这消息时,尽管有着一些预料,可仍是心绪激荡,伯爵,国朝之中,伯爵才有多少?
纵是宁府代化公在时,也仅仅为一等神威将军,这伯爵来之不易。
王夫人听着贾政再次感慨,眉眼间的笑意敛去,一时间心头腻歪不胜,只得岔开话题,轻叹道:
贾政闻言诧异了下,问道:自从元春出宫之后,因为有子钰操持着,他也没怎么管着。
王夫人叹了一口气,面色愁闷,说道:
贾政眉头紧锁,默然片刻,问道:王夫人:
所以,这究竟是谁的闺女?
王夫人轻声说道。
贾政皱了皱眉,过了会儿,叹道:"终究是对不住她,等子钰回来好好劝劝她就是。」
王夫人心头压下一阵烦闷,强颜欢笑说道:
只要老爷应允,大丫头的婚事,她就不用再看东府那位珩大爷的脸色。
贾政皱了皱眉,说道:
王夫人面色变幻,心底只觉烦躁不胜。子钰,子钰,天天都是子钰。
可当初因为女儿和大同府蒋家的事儿起过好大一场争执,当初她答应过由那位珩大爷做主,现在也不好贸然反悔。
--
夜色迷离,月华如练。
宁国府巍峨、轩峻的门楼前,两只写着字样的灯笼,随着暮春的春风摇曳不停,晕下一圈圈橘黄光芒,将两辆马车以及大批衣衫珠翠罗绮,妆容浮翠流丹的嬷嬤、丫鬟映照得光彩鲜丽。
在秦可卿以及凤姐--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