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红楼之挽天倾》

第七百四十九章 崇平帝:这个蠢材!(3/5)

容上同样流溢着喜色,原本攥着手帕的玉手,不知何时都攥出汗来。

  水歆扬起粉腻的小脸,糯声道:“娘亲,干爹那边儿打了胜仗?”

  甄雪点了点头,眉眼含笑地看向自家女儿。

  就在福萱堂中心思复杂之时,里厢忽而传来一声惊呼,高声道:“老太太醒了,老太太饿了,快准备米粥。”

  分明是昏睡过去的甄老太君,在意识昏昏沉沉间,听到厅堂中传来的关于捷音的讨论,幽幽醒转过来。

  甄应嘉等人闻讯,迅速向着甄老太君而去。

  甄老太君此刻在床榻上,睁开眼眸,在甘氏的搀扶下,以一个靠枕抵靠在墙上,面如金纸,伸着一只佝偻的手,问道:“珩哥儿那边儿打了胜仗?”

  甄应嘉忙近前,拉着甄老太君的手道:“母亲,珩哥儿打了胜仗。”

  甄老太君点了点头,连连道:“好,好。”

  能把仗打赢,宫里的那位至尊说不得一高兴,就饶了甄家这一遭儿,起码不会降下雷霆,迁怒甄家。

  只是,她的四儿子终究是回不来了。

  这时,忽而外间又是传来一个嬷嬷的声音,道:老太太,外面传来消息,四爷被永宁伯救出了。”

  此言一出,福萱堂内外恍若刮起了一股飓风。

  甄韶急声问道:“谁被救出来了?”

  “金陵城都是这么传着,说是四爷被永宁伯的大军救将出来。”那嬷嬷喜道。

  随着时间过去,军报之上更多的细节信息被披露出来,甄铸原与东虏亲王多铎待在一条船上,因为多铎所在船只沉没,而甄铸就被官军解救出来。

  而福萱堂中顿时再次喜气洋洋。

  然而甄老太君怔了片刻,为儿子回来欣喜之时,心头却又涌起一股悲怆。

  甄应嘉道:“母亲,四弟他回来了。”

  甄老太君这时在嬷嬷的搀扶下,用着米粥,任谁都看到这位老妪已将近油尽灯枯,道:“等珩哥儿回金陵,老身要见他一面。”

  念及此处,抬眸看向甄兰身旁的甄溪。

  甄晴道:“老太太,子钰只怕还要得两天才能回来。”

  她现在也迫不及待地见他一面,甄家因为四叔的事儿,不能受得牵连了。

  ……

  ……

  神京,大明宫,含元殿

  正是午后时分,阳光照耀在殿宇上的琉璃瓦上,反射着熠熠流光。

  崇平帝坐在金銮椅上正在与内阁阁臣、六部尚书、侍郎、都察院科道等相关官吏议事,此外还有军机处的几位要员。

  待议事项,除却今年秋粮征收事宜以外,还有今年的秋闱以及明年的春闱试,以及边事。

  户部尚书杨国昌以及户部仓场侍郎魏伯阳,两人在下方,叙着今年的秋粮征收一事。

  杨国昌手持笏板,苍声道:“圣上,今年河南汝宁、开封、南阳等地普遍即行改种番薯,河南布政司方面上疏奏议,番薯产量如能大获丰收,秋粮可按崇平元年输送朝廷,纾解国库之窘困。”【1】

  【6】

  【6】

  【小】

  【说】

  现在是忠靖侯史鼎正在巡抚河南军政,而原齐党中人彭晔为藩司布政使,这自是隐晦再提及番薯的问题。

  当然彭晔没有明着反对,而是说番薯产量丰收,也不用再请求户部减免,所谓架起火堆来烤忠靖侯史鼎,剑指幕后的永宁伯。

  以彭晔给杨国昌的书信所言,将如此之多的土地,推广种植番薯,一旦歉收,生民困苦,怨声载道,彼时史鼎去职,贾某人自也不能独善其身!

  至于番薯是否歉收?

  橘生淮南则为橘,橘生淮北则为枳,在闽粤之地即行种植的番薯,岂能适种植于河南?

  崇平帝沉吟片刻,看向杨国昌,目光幽晦几分,说道:“朕记得先前河南太仓方面解送了百万石粮食,输送神京,已完夏粮,河南历年的粮税缴纳几何?”

  杨国昌道:“秋粮属赋税大头,往年也有一百二十万石,圣上,河南方面是否再行解运一些米粮,如今番薯已在河南各地推广种植,但产量犹未可知,老臣以为仍按往年的粮税收缴。”

  “河南方面刚刚遭了一场兵灾,根据各府县情形酌情蠲免,至于番薯,河南方面如是丰收,推广山西、河北、山东等干旱之地。”崇平帝沉吟片刻,说道。

  那番薯已经在御花园中拓田种植下来,看着葱郁青青,但具体产量还要等十月中旬,还有些不确定。

  其实对番薯的产量,崇平帝心头仍是打上一个问号。

  无他,亩产几十石,谁知道移栽-->>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