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七百五十八章 崇平帝:加封贾珩为太子太保……(2/3)
而后就是贾珩领水师出击虏寇水师,在海门一战与敌接舷而战,大胜虏寇,正白旗的旗兵三百为
官军歼灭,此外还俘虏了海寇四千众,可谓大获前胜。
崇平帝看完,重又阅览一遍,面颊潮红,在钤印以及签名所在忍不住多看了一眼,确认无疑后,心头更是欣喜。
嗯,刘瑜中方才的一番话,终究也让这位天子强迫症犯了一下。
毕竟,同样的坑,真不能跌倒两次了,会羞愧而死的。
崇平帝见均无异状,将奏疏拿起,面上喜色难掩道:
这次,绝不会有假!
戴权闻言,连忙接过奏疏,向着杨国昌以及韩癀等人过去。
不大一会儿,众臣传阅起来,面上多见着震惊。
还真让永宁伯打胜了?
崇平帝看向拿着奏疏端详的刘瑜中,问道:
崇平帝看向军机处的施杰,问道:
说来,也是因为上一次被假捷报伤的太深,崇平帝这次索性豁将出去,问着下方的一众朝臣,似乎潜意识中想要通过这种方式洗刷着当初的耻辱。
施杰拱手道:
此言一出,刘瑜中面色微震,而杨国昌脸上阴沉下来,心头微惊。
内阁次辅韩癀眸光同样眯了眯,这贾子钰真是心机深沉,枢密之臣,还有约定暗号印记?
崇平帝闻言,心头也划过一道亮光,恍然道:
先前,子钰是给他提及过,后来政务繁忙,他方才竟没有想起来。
施杰连忙脸色一肃,打断说道:
崇平帝点了点头,道:
心头却有难以言说之感。
子钰真是谋国之臣,深谋远虑,如是当初兵部递送公文军报,也有机密之法,岂会出现先前假捷报一事?
下方众臣已经惊讶地说不出话来。
内阁次辅韩癀心头叹了一口气,天子愈发倚重军机处,他们这些内阁阁臣反而愈发远离枢务,这是大坏国之常法!
就在群臣心思各异之时,崇平帝道:
群臣闻言心头又是一惊。
圣上又要给那位贾子钰晋爵,如是因尺寸之功而封侯,将来赏无可赏,这还得了?
这时,内阁首辅杨国昌犹豫片刻,出班拱手说道:
崇平帝道:
礼部侍郎庞士朗从班中出来,沉声说道:
吏部侍郎方焕拱手道:
这时,刑部侍郎岑惟山同样拱手道:
而这时,随着庞士朗以及刑部、吏部两位侍郎站将出来,另外一位吏部侍郎周廷机也拱手出班陈奏。
都察院队列中的掌道御史,以及六科言官纷纷出班附和,引经据典,各种角度论证贾珩微功不足以封侯。
左都御史许庐虽未出班
附和,但也留意着崇平帝的动静,如是提出封侯,显然也会上疏反对。
秦业看向一个个出班反对的廷臣,眉头紧皱,心头叹了一口气,放眼望去,子钰在朝堂上的敌对之人。
他为老丈人还有些不好出言支持。贾政见着这一幕,同样暗暗着急。
当初史家贤弟在西北所立的功劳,好像也没多显著,一样封侯,现在子钰怎么就封不了侯?
崇平帝看向下方一众相请的臣子,面色渐如铁石冷硬,平静无波的声音带着几许愠怒,道:
庞士朗、岑惟山、科道言官:
不是,这反应过激了?可天子方才明明一副兴致盎然的模样?
崇平帝冷声道:
天子此言一出,整个含元殿中鸦雀无声,旋即,众臣心头皆是一震。
不过话说回来,真是荡灭东虏,封个郡王毫无问题。
崇平帝目光逡巡过下方众臣,沉声道:
说白了,就是封侯的功绩显然不够,但可以追赠先人,本人加官。
礼部侍郎姚舆想了想,手持笏板,出班奏道:
因为,在贾珩的官方履历所引用的《辞爵表》中,是贾珩之母将其含辛茹苦养大,故而当初追赠为超品诰命夫人。
而且,事实上,封赠诰命往往都是给母亲、夫
人,至于对父亲,一般封赠不太常见,但也不是没有。
崇平帝沉吟片刻,道:
说着,目光看向韩杨二人。
内阁次辅韩癀,手持象牙玉笏,出班而奏道。
杨国昌见此,忍着心头的一股烦躁,也手持象牙玉笏,拱手应道:
此刻的内阁,因为赵默还在北返路上,齐昆尚在巡盐,仅仅剩--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