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61章 收割(1/2)
终宋正文卷第1161章收割营盘山的战台上。
李瑕有心想要亲自去追忽必烈。但考虑到现在所有的消息都要汇总过来,并由他做出决策发号施令,还是把这种想法按捺下去。
不时有士卒赶来禀报着又缴获了什么、俘虏了谁。
李瑕忙得不可开交,没时间感慨史天泽之死,拿出一份早已准备好的名单。
他招降敌军,素来喜欢直接控制住对方的兵力,插手中下层的将领,架空其统帅。这与黄金家族的放养作风可谓天差地别,也是北地世侯都不愿归附他的原因之一。但再不愿,现在也由不得他们了。
有信使从东南方向赶过来,递上一封信,禀道:
自从打通了三关口驿道开始,廉希宪一天往往要送来五六封军情,详细交代贺兰山东面的形势。
此时李瑕看过,在地图上的兴庆府、大武口、磴口、河套等地又做了标注。他迅速询问了一句。
让李瑕有些遗憾的是,这支步卒从平羌堡赶过来,一路都是急行军,已经很疲惫了。就算能占住油房沟,只怕难以阻挡住两万怯薛向北突围。
如若不然,能有更大的把握留下忽必烈。
李瑕把十万装备精良的兵力调动过来,已是毫无保留,拿举国之力在打这一战,粮仓空了、钱库空了。
所以这一战必须要胜,胜之后还必须要有收获。这是最重要的。
其次才是能不能拿下忽必烈。
李瑕又拿出一张小地图,飞快添了几笔。在贺兰山最北端的位置着重划了一个圈,写了一句。
折好信件,他招过一名信使,道:
话到这里,李瑕脑子里忽然闪过一个念头——忽必烈对廉希宪有过重恩,就算真让廉希宪堵到了忽必烈,真能下得了手吗?
转念一想,他却是微微笑了一下,暗道自己完全没有必要起这种猜疑,忽必烈有那两万怯薛精锐保护,再加上贺兰山以东的元军兵力,廉希宪能堵到忽必烈的可能微忽其微。
退一万步说,哪怕真来了一场,让廉希宪一了过往恩怨,也未必不行。眼下又不能派别人堵到贺兰山北端。
更重要的是,此战之后攻守易势,追杀忽必烈的机会,以后只会越来越多。~~
忽必烈策马疾行,面容依旧沉稳。唯有那一双细小却又黑白分明的眼睛里,透出了可怖的阴沉。
随在他身边的是察必以及几个随军的皇后、皇子忙哥剌,以及不少王公贵族。一万怯薛兵马包围着他们组成仪驾,另外一万怯薛则分为两个部分,一半在前方开道,一半在后方断后。
除了这两万怯薛,其他的兵马就是征调来的或属于诸王与世侯的,暂时已经考虑不了要如何带走了。
一路撤逃,大多时候都是安童在发号施令,忽必烈没有做太多干涉,因为有些命令由他说出口不太体面。
安童不停地大喝,既要让怯薛军维持着建制撤
退,又不让任何人逃得比他们快,还逼着诸王、将领们断后。可谓是忠心耿耿、铁面无情。
才翻过大井沟,可以看到东北方向贺兰山脉渐渐出现了一个小山谷,进入山谷逶迤而行可走到大武口,这是最近的可以横穿贺兰山的路。
忽必烈目光看去,心想这个地方很可能会有伏兵。但这确实是最好的路了,他遂淡淡应道:安童遂再派探马向前询问撒蛮情况。
只见那探马都还没奔到前方,撒蛮那部人马之中已轰然大响。前方有火光倏然亮起。
纵使忽必烈气度沉稳,也是眼皮一跳。队伍再次停了下来。
前方的山谷的入口名为,唐军已经拦在那里,一杆将旗上大书一个字,正是许魁所部。
这支步卒沿山坡急行军,竟比元军骑兵更快抵达,不能不让人惊讶。安童连忙派怯薛上去强攻油房沟。
这边战事才起,后方却又不宁。
刚才在佛爷滩时,就已经被唐将搂虎率部阻挡得太久了,现在再一停,后方的喊杀声便速度迫近。
甚至还能够听到塔察儿疯狂的号令声。
塔察儿吼道:
将视线向后移,能看到许多元军在推搡着、尖叫着。
再往后,还是有一些勇士正在组织防线,试图挡住唐军的追击。年轻的宗王八刺便是其中之一。
他很早就在谋求察合台汗国的汗位,心志比那些只顾享乐的诸王要坚强得多。
此时旁人都在逃,他却是边战边退。
兀鲁忽乃决心要杀掉八刺,不停命令她的战士猛攻,同时还煽动八剌麾下的士卒倒戈。陆小酉赶到,见此情形,驱马冲上前,喊道:
他曾得过李瑕的吩咐,最--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