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终宋》

第671章 接人(2/3)

“区别不大,将人交给李瑕,证明廉希宪就是叛逃了,对张家更有利些。”

  她其实不太在意这些,在意的是李瑕要来接她了。

  走到窗边,往窗外看了一眼,她开口清喝了一句。

  “出了何事?!”

  “报大姐儿,小人不知。但张将军交代,请大姐儿……”

  “他说了算还是我说了算?!”张文静喝道:“还不速将门锁砸了,要我死在此间不成?”

  “这……”

  说话间,驿馆外李瑕已领着十余人大步赶来,纷纷大喊着“保护大姐儿”。

  张文静大喜,指挥随她而来的二十余人摁住张延雄留下的人。

  “大姐儿?”

  “快!报张将军,大姐儿又要逃了……”

  “嘭。”

  李瑕一脚将一名向外奔逃的张家护卫踹倒在地。

  他下手也不重,只让人摁住他们。径直拾起一块大石,走到小阁楼前,抬手便砸。

  火星溅开,一重门锁已被砸落在地。

  阁楼上张文静大喜,捋了捋头发,已起身站在门边等着。

  只听“咚咚”两声,门锁掉在地上,门被打开,李瑕已在门外。

  两人对视一眼,又是笑。

  “走吧。”

  自然而然便伸出手牵着,自然而然便向往走,仿佛回到了很久以前逃亡的时光。

  “啊,元姐姐快来,这位便是李节帅了……”

  元严并不娇弱,抱着那沉甸甸的包袱便走,身后雁儿、凤儿也已精神起来,眼睛冒光,傻乎乎提着行李便跟上。

  今夜对于李瑕而言,是数年来最轻松的一次,对于这些小女子们却是一场奇异的冒险。

  杀喊,火光,大山大河间的风陵小渡,月黑风高的夜里,英俊高挑的一方名帅亲入敌境破门而入接走了她们……脑子里便全是晕忽忽一片。

  雁儿跑得很兴奋,下楼梯时还差点跌了一跤,自己却未留意,想的全都是大姐儿选了这样的夫婿……陪嫁丫环、陪嫁丫环……

  “这是遗山先生的书稿?”

  下了楼,李瑕一手牵着张文静,一手拎过那包袱,掂了掂,道:“杨公又要大哭一场了。”

  他将包袱交在一名亲卫手里,郑重交代了一句。

  “保护好,不可沾湿了。”

  “是!”

  元严一句话都还未说,压在心里两年的重担竟是就这样被行云流水地卸下去,未再担忧别的,只跟在李瑕与张文静身后。

  “风陵渡不能走,那边在乱战,随我从东面登船。”

  “东面有船吗?”

  “安排好了……”

  李瑕与张文静语速颇快,却都很从容。

  张延雄也没那么傻,不至于想不到李瑕会与张文静合力控制张家护卫。之所以还敢离开,就是笃定他们不可能从风陵渡口离开。

  但,在这两人面前,张延雄只会被拿捏得死死的……

  李瑕根本就不必从风陵渡走。

  “吁……”

  夜色中,已有马匹与马车被带过来。

  “你们上马车。”李瑕翻身上马,向元严道了一句,伸手,又是自然而然将张文静拉上马背。

  扯起缰绳,却还悠哉悠哉往营房那边绕了一小圈。

  “出了何事?!尔等又要围杀我张家不成?!”

  ~~

  夜色中,岸边的呼喊声更响。

  “仪叔安捕了廉相,仪家叛投了!救回廉相……”

  “仪家反了……”

  仪叔安还在慌慌忙忙披甲,心中烦躁。

  怎么能不烦?一会说张家反了,一会说廉希宪反了,现在可好,又说仪家反了。

  搞清楚,他仪叔安才是蒙古宗亲的心腹。

  张家代表世侯、廉希宪出身金莲川幕府、阿合马代表色目商人的……这些各路牛鬼蛇神各怀心思,竟敢全挤到解州闹事。

  问题在于,大蒙古国对各路牛鬼蛇神的管制本就不严,一时半会的,阿合马也赶不到。

  还真就只能靠他这宗亲心腹来镇压下去。

  “报。”仪忠大步赶来,禀道:“大帅,反军攻上岸了,想劫走廉希宪。”

  “多少人?”

  “守蒲津渡的三四百人,说是奉陕西行台之命……”

  “这里是山西!他们的陕西已经丢了,廉希宪送给李瑕的!”仪叔安大怒,喝令道:“立即把廉希宪押回解州。”

  仪忠连忙派人去押廉希宪,又道:“大-->>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