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这里是封神,励精图治有什么用》

第二百七十一章 道宫立,大战起!!(1/2)(2/3)

还是陛下,圣人都能算计,又岂会中他的计策。

  闻仲瞥了眼商容,总觉得这位大商丞相,自从参悟了不屈道则之后,变得越来越蠢了。

  难道。

  这是不屈道则带来的变化?

  闻仲突然捋了捋胡子,他心里好像有了一个猜想,巫族为何有勇无谋的猜想……

  这是参悟道则,就要付出代价?

  果然。

  商容话音落下,便听勐一拍王桉,目光看向商容,眼中尽是信任和感动,开口说道:

  “老丞相年过八十,竟然如此不惧生死,如此为国为民,真乃国之柱石也!”

  “朕决定,再立一官位,名为令尹!”

  “令,发号也;尹,治也;令尹,握事者也!”

  “此职位执掌一国之国柄,身处上位,以率下民,对内主持国事,对外主持战争,总揽军政大权于一身。”

  “这大商第一位令尹,非老丞相莫属啊!”

  子受话音还未落下,商容已经感激的老泪纵横,他声音哽咽,抽泣不已,躬身行礼,咬牙道:

  “老臣!”

  “谢陛下隆恩!

  ”

  “老臣定当肝脑涂地,以死报国!”

  “老臣……”

  闻仲:……

  文武百官:……

  子受:……

  “停!”

  子受赶紧喊停,开口说道:“老丞相,你自己给自己写一道任命诏书吧。”

  商容重重的点了点头,吩咐左右搬来笔墨纸砚,奋笔直书,一堆华丽的词藻就用了上去……

  闻仲掩面长叹。

  果然……

  一切不出他所料。

  上次封他一个相国,让他闻天激动不已,后来才发现不过是空有其名。

  这次。

  又封商容一个令尹……

  陛下口中的官职,当真是一个接一个不要钱的扔出来啊。

  但……

  商容已经叛了。

  他独木难支,只能厚着脸说道:

  “大王……老臣突然想起来,吾儿闻天,明日就要和路人甲一起潜入人间仙域。”

  “这婚事,还是算了吧。”

  “老臣……等大王一统天下,再致仕也不迟。”

  比干闻言呵呵一笑,幸亏老夫改口改的快。

  跟陛下斗?

  天上的神仙都不是对手,尔等还想翻天?

  子受听到闻太师诚恳之言,露出一抹笑意,开口说道:

  “老太师真是一门忠良!”

  “朕这里还有一个新官职,名为柱国……”

  闻仲:……

  一个时辰之后。

  朝堂上奇怪的气氛消失,文武百官眼神也发生了变化,开始纷纷上奏折议论国事。

  杨婵站在那里,一句话也插不上嘴。

  敖灵不由笑道:“杨尚书,你已经是两年老臣了,怎么,还没熟悉九间殿的气氛吗?”

  杨婵叹息一声,摇了摇头。

  便在这时。

  负责文化推广计划的杨修,上前说道:

  “陛下。”

  “如今大商境内各处乡邑,均已建成乡学。”

  “不过,除了原本登记的夫子,还有络绎不绝的读书人,不求俸禄,要来乡学讲学传道。”

  “敢问陛下,该如何处置?”

  子受闻言不语,片刻后,开口说道:

  “乡学乃启蒙之学而非悟道之学,所以乡学夫子必须严格按照子干王叔编写的教本教授知识,绝不可有私人学识带入其中。”

  “这些读书人要是想讲学,便给他们一个私学夫子的身份。只要他们在郡府登记,便能结庐讲学,传授自己的道。”

  杨修闻言躬身领命,然后又说道:

  “大王,自您巡狩南方讲学传道之后,悟道者越来越多。”

  “他们有许多人执掌了非凡之力,不再是凡人。”

  “如今人数不多,参悟的力量也并不强,但随着读书人越来越多,这些人也会越来越多,甚至越来越强。”

  “他们,应该如何管理?”

  子受听到这个问题,再次高看了这位名不见惊传的杨大夫。

  如今。

  天下求学之风兴起,悟道者虽然越来越多,但数量依然很少,哪怕是他,也没有将悟道者单独管理放在心上。

  子受敲打着王桉-->>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