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大明小学生》

第七百五十五章 三人行(下)(2/3)

历给夏首辅示范了一下,是如何被秦德威挤兑的,所以也只能正面回答了。

  最后夏首辅的回答是:“若说我的看法,关于你秦德威的这些流言,就是无风不起浪!”

  真正的政治家,从来不害怕表达自己的观点,夏首辅就是这么豪迈!

  别人以为流言是对秦德威的中伤,但惯于反套路的秦德威从来不能以常理度之!

  也许这些流言都是秦德威用来试探风向的,用的是虚虚实实的兵法。

  别人觉得秦德威不会蠢到暴露意图,其实这些暴露出来的流言反而真有可能是秦德威的意图!

  而纯看戏的嘉靖皇帝正感觉剧情平淡,但听到这里时忽然又感觉有点意思了。

  夏言的回答与严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,“谣言止于智者”表达出的意思就是不信传言,而“无风不起浪”就有相信的意味了。

  而秦德威也越发的肯定了自己先前的判断,夏首辅真可能脑血栓了,竟然选择了相信那些流言,并借此针对自己。

  紧接着秦德威又追问:“无凭无据的,为何敢说无风不起浪?”

  夏言针锋相对的答道:“谁说无凭无据?方才你确实向陛下举荐何鳌为太子宾客,岂不就能证实何鳌被你举荐的流言是真的?那么其它连带的流言自然也具有了可信度。”

  秦德威回应说:“但我也已经向皇上请辞少詹事!”

  夏言毫不客气的说:“那时因为圣心烛鉴,你的心思无所遁形。在皇上责问下,故而只能辞少詹事避嫌!”

  秦德威变得很愤怒,“难道连我辞职都不能消除首辅你的疑虑?

  不知道首辅到底要我怎样做,才能平息那些流言?难道一定要将我驱逐出朝堂才肯善罢甘休?”

  夏言没有继续回应秦德威,转而对嘉靖皇帝奏道:“陛下听臣一言!

  秦德威之道,诡异也,人世惯常虽然是虚则实之、实则虚之,但秦德威也许会反其道而行之,实则实之!”

  秦德威也没有与夏言强辩,他又对严嵩问道:“严阁老你说谣言止于智者,并不相信流言,又是为什么?”

  严阁老无语了,你秦德威和夏言大撕逼,为什么总是要牵扯他严嵩?他只想做个安静的吃瓜群众!

  但有了一开始的回答,就无法停下来了。

  严嵩无法改口,只能顺着自己先前的观点说:“自然是因为流言太过于荒谬!

  我大明有圣天子在位,如同烈日当空照耀万物,想通过掌控东宫来独揽朝纲,岂不是痴人说梦?”

  论起如何吹捧嘉靖皇帝,严嵩也是很专业的,当即就趁着回答拍了一波马屁。

  主要是这样回答问题,无论秦德威如何不怀好意,也挑不出毛病。

  秦德威便长叹道:“格局高下立判,面对流言时,君子坦荡荡,小人常戚戚!”

  虽然秦德威没有指名道姓,但在场的都是聪明人,立刻就能领悟到“君子”和“小人”分别暗指的是谁了。

  严阁老差点当场就感动大明了,秦德威居然暗示他严嵩是坦荡君子?

  然后就又听到秦德威对夏言说:“连严阁老都看得出来,有圣天子在朝廷,流言根本就不可能变成现实!

  而你夏言为何一定要坚持相信流言?莫非你认为凭借皇上之英明神武,还防止不了流言?”

  严嵩这才意识到,秦德威为什么总是来找他问来问去!这分明就是借着自己的嘴,与夏言打对台!

  这样做并不是多此一举,因为在场还有一个最重要的看戏的人!

  有些话从他严嵩这个第三方口中说出来,可能比秦德威自行开解,更能获取皇上的信任。

  面对秦德威的新一轮质问,其实夏首辅的应对办法很简单,只要抱紧皇帝大腿猛拍马屁就行。

  把嘉靖皇帝拍舒服了也就过去了,但以夏言脾气,真做不到那样卑躬屈膝。

  此时夏言被秦德威搞得有点恼火了,而且在夏首辅眼里,好像是秦德威和严嵩联合起来一起与他唱对台戏,更令人生气。

  冲动之下,没有深思熟虑就怒道:“纵然是圣天子,也有可能被奸邪蒙蔽,致使东宫失衡!”

  这句嘉靖皇帝听得很不爽,紧紧蹙起了眉头。

  还没等嘉靖皇帝说点什么,秦德威抢着对夏言喝道:“你的本心可能并不相信那些涉及我的流言,但你最后还是选择了相信!

  因为在你心里,你把流言当成了党同伐异的工具!只有流言成真,才有你的机会!”

  夏言驳斥说:“我只是有防微杜渐之心,防止出现有人专擅东宫的局面!”

  秦德威反唇相讥说:“这就叫以己度人,又叫疑邻偷斧!-->>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