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大明小学生》

第八百九十三章 首辅之梦(上)(2/3)

时机成熟,便奏请监国太子处置。半摄政的张太后代监国太子下懿旨,命内外三品以上大臣、掌科掌道集议此事。

  应该说,这道懿旨没什么毛病,没有任何大臣可以提出反对意见,甚至乐见其成。

  皇帝还在昏迷不醒此事朝廷没有能够口含天宪、乾纲独断的人。

  所以让骨干大臣集体开会并做出决议,差不多就是唯一能合法解决的路径了。

  及到次日,群臣三三两两的汇聚在午门外东朝房,等待着的开始。

  不知怎的,很多人到场后,都觉得少了点什么。

  那个只要是开大会,大部分时间都站在前三排、承包了朝廷三分之二热闹的少年,这次不在了。

  便有官员对左右好友叹道:「昔日有人说,只要秦德威在朝堂,就永无宁日,如今看来也不尽然啊。

  眼下秦德威都离开朝廷三个月了,结果庙堂上又起风波,这总不能怪秦德威了吧?」

  严阁老进来时刚好听到这句,狠狠瞪了一眼说这话的官员,此人肯定是个故意帮秦德威洗地的托儿!

  见今日严嵩进来,众人也就停止了议论,各自养神不说话了。

  其实很多人心里大都有一点点小小的迷茫,不知道今天这个会应该怎么开,自己应该怎么去努力。

  按照往常的做法,无非就是各逞本事,最终目的就是能够打动皇帝,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就行了。

  但现在正处于一个非常时期,皇帝不管事了,太后也不是真能管事的,那应该朝着哪个方向去努力?

  各人的疑虑各自不同,严嵩严阁老也有自己的隐忧,因为到目前为止,秦党表现的太过于安静了。

  之前弹劾翟首辅的舆论声势中,秦党仿佛事不关己。既没有出面维护翟銮,也没有落井下石,什么也不做,连个公开表态都没有。

  这种没有任何反应的,就让严阁老也失去了判断秦党意图的依据,心里不免就有点隐隐的担忧。

  按照惯例,这种集议如果没有特殊情况,一般都是由外朝之首吏部尚书来主持。

  许瓒许天官看了看屋内,感觉人数差不多了,就清了清

  嗓子,准备开场。

  忽然有人说话,众人循声望去,原来是掌道御史陈春。

  懂行的都知道,此人乃是秦德威同年,也是秦德威安插在科道的代理人之一。

  秦党新生代骨干中,陈春在科道,赵贞吉在吏部,许谷在中枢,都是比较知名的。

  随后又听到陈春对许天官问道:

  众人想了想,也就明白了陈春的意思。

  许瓒许天官是朝堂上资历最深的官员,又是外朝之首,如果要推举新的大学士,许天官几乎是无可争议的人选。

  但如果许天官是天然的内阁候补的话,那他今天主持会议时,能不能保持公正?要不要避嫌?

  从制度上来说,这确实是一个问题。

  许瓒皱起眉头想了一会儿,

  就是不入阁,这大概是老天官最后的倔强了。

  比他年轻的晚辈们,什么夏言严嵩之流一个个都入了阁,甚至还当上了首辅,只有他还在外朝呆着。

  内阁一般情况下是按入阁先后排顺序,如果他许瓒入阁,反而要以最高龄岁数,成为最末尾的大学士。

  不但要给晚辈们打下手,而且首辅也大概没机会轮到他来当!

  所以经过盘算后,许天官坚决放弃了入阁机会,继续保持外朝之首的尊严。

  这样众人也就没有问题了,没有入阁欲望的许天官,理论上应该能保证公正。

  只有严嵩在先人一步的迅速计算得失,秦党挤兑许天官明确表态不入阁,莫非是想增加秦党的人入阁?这到底是放还是不放?

  许天官对众人的心态洞若烛火,但与他无关,冷哼一声后,便开始了正题,对翟銮问道:

  翟銮在朝堂其实是一个孤家寡人,连个能帮忙说话的都没有,只能色厉内荏的咬牙答道:

  当即就有严党的官员,站出来指责翟銮说:

  又有几个人站了出来,你一言我一语的围攻了几句,一下子让翟首辅进入了被千夫所指的节奏。

  翟首辅虽然已经如此狼狈,但也有最后的倔强:「首辅受命于皇上,不可自由轻弃。

  诸君若觉我德行不足,尽管罢免我就是,休想让我主动请辞!」

  看在严嵩眼里,这有点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意思了。一切的前提是,如果没有实证罪名,你翟銮当然尽可以嘴硬。

  正当这时,大学士张潮站了出来,开口道:「其实那数十封弹章,我大多也看过,多有空泛之处!

-->>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