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一开始,我只想搞钱》

第五十章 年末(1/4)(1/2)

  一开始,我只想搞钱正文卷第五十章年末其实,影视产业链分布很清晰:产业上下游…

  制作→发行→上映。

  围绕这个产业链,可以布局的板块:一是以电影、电视剧、艺人经纪等业务为代表的影视娱乐板块;

  二是品牌授权与周边娱乐板块;

  三是以游戏、新媒体、粉丝社区等业务为代表的互联网娱乐板块;

  一般还有产业投资板块…

  周边娱乐授权…还没做起来,去年一年的总利润不到3000万…

  互联网娱乐板块做的很不错,毕竟旗下有排名前三的游戏公司;

  至于产业投资,现在还没到收获的时候,尽花钱了…

  但影视公司的主题还是影视制作!

  天美传媒深耕内容,年度总票房基本占到内地总票房的40%,抛去去进口片,纯国产片占到60%~70%…

  已经不止半壁江山的程度了!

  影视娱乐营收这块占到总营收的70%以上…

  艺人经纪收入其实也是一笔很大的营业数据。

  你想想,85后几位最有商业价值的都在天美旗下,每年光是广告抽成都有好几亿。

  所以,单纯从公司运营角度来讲,搞艺人经纪是很划算的!

  因为做影视始终是有风险的,经纪业务的利润率更为可观而且稳定…

  陈曦既然是天美经纪的负责人,自然想将业务做大,最起码得保持现状!

  走了三,直接影响到天美股价了…

  肯定要补充几个人…

  一方面力捧新人出位,另一方签约几个有分量的艺人…

  陈曦准备捧阚清子、王鸥、张含芸还有毛小彤…

  其实,这几个人也不是没有力捧过,但她们的人气总是差了一截,有时候不得不信那句话:小红靠捧,大红靠名…

  红,真的是一门玄学。

  每个经纪公司都希望捧红自己的艺人。

  只要能捧红,财源滚滚来,

  但就是很难红起来…

  那就再签几个有分量的,顺便90后这一批也要力捧…

  陈曦的想法,至少签一个,填补空缺。

  市面上比较红的几个85后,都属于流量挂…

  这个无可厚非——流量明星是网络时代的产物。

  在互联网内容崛起的流量红利期,85后演员是首批收割红利的群体!

  85花走红是赶上了一个好时代,他们的走红依赖于网络的蓬勃发展,观众对他们拥有更为特殊的情节。

  聪明的人,会“磨炼”演技,提高口碑和路人缘,以迎合越来越理性的大众审美。

  但…正处在大肆收割红利的当口,怎么可能随便转型?

  不过柳施施确实没啥演技,她演的比较好的都是一些打戏,不需要表现细腻感情的戏,单纯展示情绪的戏,展示优美体态的戏,一旦需要细腻眼神和表情的戏,情绪激烈的戏,活泼可爱傻白甜的戏,容易木或者摇头晃脑五官乱飞。

  陈曦忍者吐槽的情绪看了几部戏,然后熄了心思…

  还是让她继续人淡如菊吧!

  她要找的是至少有演技基础的明星,否则,给资源她也接不住。

  ……

  相比较北美本土的奥斯卡争夺,非英语片的奥斯卡公关要简单的多。

  重点在于给剧方镀金造势,激发评审团成员的兴趣。

  这一步尤其针对非好莱坞电影,甚至可以概括为非美国本土的电影。

  公关会安排剧方去欧洲三大以及评论家选择奖等电影节上分,也就是所谓的前哨战。

  各种杂志、硬广——让评审团成员们对该电影有了解、有兴趣。

  至于游说单元…其实不用很费心。

  一般来说,评委们会在三大电影节获奖电影里随便选一部——反正都不看!

  《爱》邀请了斯皮尔伯格、马丁斯科塞斯出席了几场活动,吸引了不少评论界的关注…

  半个月时间,阿谋几乎没有好好休息——公关嘛,导演肯定要在场的。

  很累,但阿谋能切实看到效果——颁奖季,一堆影评人奖,媒体奖,基本《爱》都能拿最佳外语片,甚至英国电影学院奖给了《爱》4项提名,甚至斩获了最佳女主角奖…

  让剧组所有人都有很惊讶,包括公关团队在内,压根没想过可以拿非外语片奖之外的奖项…

  也算是意外惊喜了!

  阿谋最开始有点担心花这么多钱搞公关会不会得不偿失——他了解-->>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