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一开始,我只想搞钱》

第六十三章 拿不拿奖都有是次要的(4/4)(1/2)

  一开始,我只想搞钱正文卷第六十三章拿不拿奖都有是次要的现阶段,内地娱乐圈的资讯还是挺落后的,八卦消息也没有后世那样的丧心病狂。

  加上这次没有大导的作品参展…

  除了几大门户网站派遣专门记者过来报道,基本没有什么官方的消息…

  其实他们过来报道也是想着贾章柯能创造奇迹啥的,毕竟老贾之前的《任逍遥》、《站台》都入围了三大电影节。

  至于《杰出公民》…

  陈导明倒是接了几个采访,简单评价了一下《杰出公民》还有编剧沈旭东…

  直说了‘这个角色有的演,年轻一点的创作者,拍电影就是拍电影,其他什么都不管,不会去考虑票房,也不会去考虑其他的东西,任何都不考虑,只是拍电影。’

  对了,还有‘恭喜《英雄》连续两周拿下北美票房冠军’…

  对的,就是《英雄》!

  陈导明能怎么回答,当然是‘恭喜张导演’!

  扯回来,谁也没想到《杰出公民》放映后,会有这么多记者围上来…

  王庆锵充当翻译,折腾了快半个小时,基本都在询问管唬…

  欧洲电影节嘛,推崇的都是导演,也叫作者电影…

  管唬最开始还有点不太适应——毕竟这不是他的电影。

  后来嘛,就放开了——这怎么不是我的电影?

  我是导演诶!

  ……

  沈旭东看着台上的人吹逼,心里却在想着《英雄》…

  《英雄》连续两周拿下北美票房冠军,算是给阿谋受伤的心灵一点小慰藉…

  阿谋雅典奥运会闭幕式搞砸了,14个姑娘们在哪扭来扭去,穿的那身衣服,怎么说呢?

  五千年悠久历史的灿烂大白腿!

  说旗袍不是旗袍,说短裙不是短裙,裹着一条花被面就出来了,衩还开的很高…

  跟着是功夫和京剧,最后一个小姑娘唱《茉莉花》。

  好家伙!

  没等闭幕式结束,网上已经有了批评声,到次日早上,已经铺天盖地。

  类似表演内容老套、表演形式陈旧、生搬硬套、大杂烩、没有展现中国文化…

  总归一句话:江郎才尽!

  尽管表演只有8分钟,但是对阿谋的质疑,却一直持续到BJ奥运会的开幕式,整整四年。

  这段表演后,从领导的直接批示,到广大群众的来信,可谓恶评如潮,很多人更是直接撂下了狠话:可不能让张艺某再做BJ奥运会开幕式的导演。

  后来,张艺某在采访中说:“这8分钟,骂的级别、骂的场合、骂的次数和人,都相当的多,相当的高。”

  因为这个事,2005年3月1日,BJ奥运会开幕式创意方案征集活动开始时,阿谋直接放弃了投标。

  后来有领导一直找阿谋,说他应该为国家作贡献,阿谋才召集团队,开始准备开幕式方案的竞标。

  在竞标会上,阿谋成功当选BJ奥运会开幕式总导演…

  所以,还得是阿谋!

  有没有可能给阿谋写个剧本?

  《满城尽带黄金甲》太次了…

  那阵子,国内的大导演们,削去艺术的内容和意义,只留下艺术的形式和手法。推崇形式美,为艺术而艺术。

  这个东西在历史上也有过的,华丽的六朝骈散文,重形式,轻内容。

  然而后人却只记得左思陶渊明!

  ……

  第二天,官方场刊、意大利当地媒体给《杰出公民》的评分都是4.00.6分!

  满分是5分,4.6分已经很高了…

  而且,甚至有媒体已经把金狮奖桂冠直接戴在了《杰出公民》头上,看来这部电影确实很讨意大利媒体的欢心…

  国内估计也有报道,不过沈旭东他们并不知道在这些,王庆锵正在跟特意赶过来的曹华易讨论版权售卖。

  “昨晚有十几个片商找我谈价格!”

  “…卖了吗?”

  “卖了八家,荷兰、匈牙利、瑞典…之类的小国…”

  “直接就卖了?”

  王庆锵解释:“欧洲电影市场看着很大,其实主要集中在英法德三国,意大利和西班牙也能偶尔能排上名,其他的可以忽略不计…开价就卖吧!”

  对的,这些国家的市场总量摆在这,好莱坞大片占了90%的份额,哪有空间给其它国家的电影?

  片商每年参加电影节,就跟捡剩饭一样,淘点小成本电影,回去鼓捣鼓捣,赚些辛苦钱,勉强够活。

-->>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