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一开始,我只想搞钱》

第一百五十一章 劝说(1/2)

  一开始,我只想搞钱正文卷第一百五十一章劝说郑泰成,就是CJ电影的负责人,由他们负责《重返20岁》韩国版制作…

  他打电话过来,两件事,一是《重返20岁》韩国版的女主角确定了。

  “韩孝珠?你们公司旗下的演员嘛…”

  “新加坡国际电影节最佳女主角?新加坡还有国际电影节呢…我无所谓,你们自己把控就行…”

  韩孝珠…

  沈旭东其实对韩娱圈并不了解,对韩国的电影明星更不了解…

  记忆里的韩国电影在2020年达到巅峰——《寄生虫》嘛,拿了戛纳金棕榈还有奥斯卡…然后就彻底没落了。

  归根结底,韩国电影在极盛期并没有孕育出一种独属于它的创造性类型片,极盛期过去,就更不可能孕育出来了。

  香港电影至少还为世界影坛贡献了动作、功夫片这一类型!

  尽管后来衰落了,但在电影版图上始终是有开拓性贡献的。

  韩国电影有什么呢?

  黑政府?反思?

  不好意思,这玩意并非韩国电影原创…

  反正,2023年,韩国本土电影几乎荡然无存,产量从巅峰期的年产200部左右下降到了不足40部…

  顶尖的韩国电影人想着效仿奉俊昊,冲出韩国,走向国际,所以《分手的决心》奥斯卡公关花费1000万美元,这钱加在制作成本上后,硬生生把一部文艺片的成本直接飙升到了商业大制作级别!

  没有市场托底,再怎么有深度,也没有用。

  扯回来,郑泰成第二句话则是…想让沈旭东发行几部韩国电影…

  例如《一番街奇迹》、《我的野蛮老师2》之类的喜剧。

  沈旭东犹豫了一下,还是拒绝了:“韩国电影…在中国票房票房不景气啊,我记得希杰出品的电影在中国的最高票房是《无影剑》吧?好像没到300万?”

  “现阶段,中国市场看外语片第一选择是好莱坞大片!”

  听到沈旭东这么讲,郑泰成直接说了“可以白送五部电影的发行权”,沈旭东则回答:“…你就算白送版权,我发行、宣传也要钱啊…”

  “再说吧!”

  郑泰成叹了口气…就知道没这么容易!

  韩剧当年为了打开中国市场,免费赠予了不少优质剧集,比方说《嫉妒》、《爱情是什么》、《蓝色生死恋》之类的。

  韩国电影倒是想效仿这种做法,可惜,电影发行、宣传都需要钱!

  对了,郑泰成特意说了‘韩孝珠很仰慕写出《重返20岁》剧本的你,有没有可能见你一面?’

  沈旭东果断摇头:“…我没时间过去,你们选的演员,自己负责就行…”

  “我们可以送她去见您…”

  尼玛,还带空降送货上门的?

  沈旭东还是摇头:“…算了,下次吧…我比较喜欢崔智友…”

  点完名…沈旭东挂断了电话。

  哦,沈旭东点名的想法是让他下次接待的时候注意点…

  ……

  《大片》依然是票房市场的主力,也是媒体报道的重点。

  嗯,一堆电影专家出来说话了:

  ‘《大片》用戏谑的手法,深刻揭露了国产大片的制作核心问题:不是为了国内市场服务!’

  ‘《无极》、《夜宴》、《黄金甲》一系列大片都是冲着海外市场而拍摄的,商业大片到底应该服务国内市场还是考虑所谓的国际口味?’

  ‘所谓的国产大片,只看得到钱了,其他的什么也看不到!’

  这帮电影专家的话可以听,但也别信,所谓的高屋建瓴压根没考虑实际情况。

  你说就前几年的国内市场情况,一部投资过亿的片子,能收回成本吗?

  不考虑海外市场?

  没有海外市场,片子根本拍不出来!

  没有这些大片吸引观众,影院早就倒闭了…

  咱就说《英雄》,直接把国产电影的票房干到了2.5亿。

  这个对电影产业的刺激是很大的,说明了国产电影是可以破亿的,甚至破两亿!

  当然,现阶段一堆带节奏的普遍观点:《英雄》之前,中国有许多许多质量很好的电影,《英雄》之后,中国的好电影越来越少了,对于电影观众来说,看不到好电影是最大的不幸…

  所以,中国电影市场越来越好,对你们来说是不幸的?

  沈旭东没有参与这场辩论,结束《大片》的宣传活动后,他忙着《爱有来生》的事情…

  对,就俞妃鸿的那部-->>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