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一开始,我只想搞钱》

第七十六章 预测(1/2)

  一开始,我只想搞钱正文卷第七十六章预测做了投资人、制片人之后,沈旭东最反感的就是那帮口口声声说着理想、梦想的‘电影人’…

  什么都不懂,也敢张嘴要钱!

  认真做过影视项目的人,都知道在前期评估的时候,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调查影片的受众,以及这批受众能带来的票房,据此制定出一个合理的制作成本区间。

  你一部文艺片敢要价6000万?

  一部6000万成本的电影,至少得2亿票房才能回本。

  6000万什么概念?

  即便是在市场更广阔的美国独立电影里,也算不少钱了!

  《达拉斯买家俱乐部》、《海边的曼彻斯特》两部电影的成本都是800万美元左右,换算成人民币,还没到5000万。

  更离谱的事一部500-800万的预估成本,却写了一个中日韩三地拍摄的剧本.

  有时候我会怀疑这些导演是不是没坐过飞机,不知道把这么多人拉去日苯,不说拍摄了,光是吃喝三天再加上来回机票差不多300万就没了。

  “至于电影局设立专项资金,鼓励有梦想的电影人?我觉得挺扯淡的…法国、加拿大、德国等等国家都有自己的电影辅助政策,然后本土市场被打的节节败退…更惨的是,辅助金已经成了特有群体的玩物!”

  为什么不搞电影辅助金?

  用处不大,当年台湾搞过,然后把台湾电影彻底推向了观众的对立面——导演们不用指着票房回本,疯狂夹带私货拍一些有的没的,根本不管观众看不看得懂,看不懂更好,看懂了显得我不文艺。

  另一方面…则是出于沈旭东所说的——出现垄断…

  既然是电影助金,那应该给谁?

  肯定给那帮已经闯出名堂的名导咯…

  这帮人很容易形成一个固有的利益团队——骗补嘛!

  “行了…”说到这,沈旭东突然没了兴趣,转移话题道:“大家对下个月上映的《泰坦尼克号3D》有什么看法?”

  尹鸿立刻接话:“这个问题也是我们接下来要讨论的…宁昊,你讲讲!”

  宁昊接过话筒,也没有起身,直接道:“我本来想着后期转制的3D而已,电影吗,重要的是故事,《泰坦尼克号》的片源随处可见,所以,根本不足为虑…但旭东跟我说要分析受众群体…如今我们的主流观影群体的年纪普遍是85后、90后,这帮人跟我们不一样,他们知道的第一部好莱坞电影就是《泰坦尼克号》,而且没在电影院看过…有机会在电影院观影,他们肯定会买票的!”

  顿了顿,他接着道:“很有可能掀起现象级观影…”

  宁昊才说完,底下坐着的杨树鹏直接站起来:“我觉得看过一次的人,就不怎么想看第二次了!我反正不会去看的,所谓的3D重映其实就是圈钱而已!”

  旁边的管虎也插话:“对,泰坦尼克号是经典不假,但这已经是i十几年前的电影了,我不觉得一部十几年前的电影可以让观众买单!”

  宁昊摆手:“我也不相信…但旭东说的很绝对!”

  一群人看向沈旭东,后者笑了笑:“打个赌吧,我赌《泰坦尼克号3D》的内地票房拿给起码五个亿…”

  还没等底下的人说话,沈旭东改了主意:“五亿太没挑战性,这样吧,8亿!”

  “打赌?赌什么呢?”

  “…赌什么?”

  沈旭东想了想:“算了,你就当我做个预测好了,没什么好赌的!”

  这帮人身上完全没有沈旭东想要的东西…

  ……

  三人上车,往约好的饭店赶,徐争开车,上路。

  沈旭东跟宁昊在聊天…

  宁昊前段时间载着岳晓军一路向南去了趟大理。

  “小军离婚了,我陪着他想让他走出阴影…”

  “那…走出来了吗?”

  “还不错,算是走出来了。”

  宁昊说了几段猎艳故事…

  就是花钱品茶…

  “你要是有想法可以把这段故事写成剧本,做成电影!”

  “…做成电影?”

  “对呀…”

  前排开车的徐光头插话:“对,这是非常典型的公路片…”

  “朋友陪着离婚的老友南下大理,本来想带着他猎艳的,结果一路上都是朋友自己早在享福…”

  “…你等我先拍完《无人区》再弄这个…”

  “可以啊,反正你有工作室,随便搞…但有一点,不要墨迹,剧本遇到问题了,第一时间联系我!”

  宁昊点头、-->>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