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四合院之饮食男女》

第144章 撞车了(6/7)

  他也是在与赖山川的几次纠缠中猜测到,有可能跟治安大队扩编有关系。

  现在的治安大队跟以前的治安大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。

  不仅仅是人数问题上,还有编制和成长速度,以及这一次招收人员的整体素质。

  这么多的高中生和初中生,经过治安大队几年的培养过后,当年龄不适合治安大队日常执勤时,或者说晋升空间缺失时,一定会被渗透到局里的其他位置。

  都不用想的,这么优秀的身体素质,这么优秀的纪律性,再加上李学武和王小琴这么会带队伍,还有这么多的专业教员,分局的其他单位一定抢着要人啊。

  李学武只比他低半级,却是比他年轻了二十多岁,不出几年这分局里可能都是他的门生故旧了。

  到那个时候李学武的地位即便是没什么成绩也会提升的,总不能老师比学生还升的慢不是。

  一千多号人,能带出多少干部来?

  而这么多干部又能在治安大队内部留下多少,分流出来多少。

  整个分局才多少位置啊,这是在推动着李学武上位呢。

  郑富华和高震比他的年龄高的不多,真正想要接班,那就必须有好的机遇和成绩了。

  以前他还能等等机遇,努力创造成绩,可现在看,李学武是不给他这个时间了。

  以前都不觉得,现在一看,李学武颇有蒋光头的潜质啊,治安大队弄成黄埔了。

  现在资历不够,不搀和局里的事,平时只在治安大队办公,主要搞培训和训练的李学武跟当年的运输大队长是多么的相似啊。

  嘶~~~这么一想的话,李学武的威胁就真的太大了,居心甚大啊!

  他不能不这么想,事实上的情况也逼着他这么想,李学武已经成为了他的竞争对手。

  说起来,一个四十岁的人,把一个二十岁的年轻人当对手,甚为荒谬,可也是一种悲哀。

  赖山川不想进步嘛?

  他想啊,总不能过几年给李学武当属下吧?

  赖山川可没有沈放的大度。

  而且他觉得自己的机会就要来了,一个风口出现了,就是猪上去都能飞起来的风口。

  之前他胆子小不敢触碰,但现在看,整个系统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

  以前高震在局里可是一言九鼎的,但现在却是要慎重了许多,很多命令都是斟酌再三下达的。

  尤其是关于大学习、大讨论活动,高震更是要尊重上面下来的各种检查组和工作组的意见。

  还有郑富华,虽然是他的主管领导,但在上一次的事件中差点丢了性命,个人权威更是受到了巨大的削弱。

  在局内部,郑富华的一些权利也在被收缩,高震对他的信任依旧,但支持力度有了很大的减弱。

  不仅仅是因为高震自己本身的权利被压缩,而是从整体局势上来看,分局这边不太会出现那种比较激进的管理模式和行为了。

  从治安大队被收缩回来,轻易不会出动的现象上来看,分局的所有领导都在观望形势,是要等出现一个明显的结果才会有所反应的。

  那么现在就要比一比谁先做出反应了。

  赖山川管理治安工作这么多年,自认为无论是从思想上,正治上,还是在工作能力上,都是不输于郑富华的,甚至可以主持一个分局的工作。

  那么他就要考虑了,既然这些基本素质都具备了,为什么不比这些人提前反应,响应上级的号召,乘借这股东风做出一番大事业呢?

  以他现在的年龄,正是谋求进步的时候,也到了调整工作的时机。

  如果不调整,再在治安处干三年,有可能就干到退休了。

  临退休即便是解决了分局副职的待遇那又有啥用,人生能有几个三年啊。

  总不能上面让等三年就真的再等三年,三年又三年,三年又三年,他不想等了。

  不想等的结果就是,赖山川要谋求上面的支持,还要有下面的支持。

  上面的支持就要从大学习大讨论活动入手了,这个是最快的捷径,也是最简单的捷径。

  跟王敬章的选择有些相似,哪个单位都不缺这样的人。

  而赖山川是要比王敬章专业一些的,他只选择一个人进行合作和投资,这样能确保自己的想法和目标能精确落地。

  而比王敬章专业的另外一点就是,赖山川特别重视下面的支持,特别重视对基层的掌控。

  他可不是做服务工作的负责人,他负责和管理的部门是分局正经的重要部门,很有话语权,也很有行动力。

  这也是李学武不让郑富华直接面对赖山川的原因,一个不好就是对郑富华的再一次削弱和打击。

  郑富华对赖山川-->>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