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万历佑明》

第一百九十七章 文官们着急了(2/2)

,知道亲军卫战斗力的厉害,也就只敢在暗地里泼亲军卫的脏水,而不敢不再明着闯有亲军卫把守的总督衙门。

  而总督衙门只跪了许多还愿意相信海瑞的百姓。

  这些百姓皆是应天府内的自耕农和普通手工业者或者普通商贾。

  他们是来求海瑞撤回亲军卫的,因为他们也已都知道,这一切的混乱都是不撤走亲军卫导致的。

  偏偏这场混乱对他们影响最大,让他们在城镇不敢买卖,在乡村则不敢耕作。

  所以,他们都在许多乡宦的指点下,来总督衙门求海瑞。

  “尔等士民跪在这里是为何?”

  孙光右等文官在来后,也问起了这些百姓。

  这时,一百姓回道:“自然是来求海老爷把天子亲军撤回京师,免得让吴地永远不安宁。”

  “你们的诉求,本院会替你们转达的,也会为你做主的!”

  孙光右说着就进了总督衙门。

  “本府作为你们父母官,自然也会的。”

  李已也跟着说了一句。

  百姓们自然纷纷感谢,也没想到这些官老爷会这么在乎起自己这些百姓的感受来。

  没多久,孙光右、吕藿、李已、李颐、田乐等文官就见到了海瑞。

  孙光右见到海瑞后就拱手直接问道:“部堂难道真的要打算让这动乱继续下去吗?!”

  “部堂,外面的百姓呼声,您想必也听到了,无论国税司的亲军卫是不是冤枉的,现在这局势,明显是亲军卫不撤回京师,这民变动乱就无法结束啊,如此,不知道多少小民要受害!且还会有多大的动乱发生,也不知道。”

  李已跟着说了起来,且道:“已经有年轻激进的士子和悍民把下官掳掠到崇正书院,说要吴人自治,另设议事局!照这样下去,只怕就真的要有人起兵造反了啊!”

  吕藿也忍住欲扬的嘴角而跟着道:“下官知道,部堂是锐意革新的,也是爱民如子,而如今局势到了如此,只能取其一;还请部堂速拿决断啊!”

  李颐和田乐也跟着欲要再言,但海瑞这时则摆了摆手道:“就等你们来呢,不是本堂不想从民意,而是本堂肩负着执行新政的重任,若只由本堂一人上疏因民间阻力甚大,甚至已出现大量亲军卫奸淫掳掠,乃至因而出现大量民变,而请朝廷结束取消优免的新政,只怕元辅会不相信,认为本堂是畏惧不敢执行,所以,得等你们一起回来与本堂一起上疏,言明推行新政的阻力的确超出想象。”

  “这么说,部堂是愿意题请朝廷撤亲军卫回京师?”

  孙光右大喜问道。

  海瑞点首。

  “那我们愿意上疏!”

  “但是为彻底平息百姓怒火,得把几个已有欺民嫌疑的亲军卫官校先收监,算是让百姓们看到官衙的态度!”

  这时,孙光右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下来,且提出了建言。

  海瑞道:“那就把戚金收监,由应天府尹李公派人将他暂且押到应天府大牢!”

  “部堂,您不是相信我们亲军卫吗?!”

  这时,许多亲军在将校因此走了出来,以骆尚恭、王如龙等为首,皆铁拳紧捏,目眦欲裂地看着海瑞。

  孙光右等文官忙害怕地看向了海瑞和胡守仁。

  “本堂自然相信!”

  “但你们是天子亲军,需要顾虑社稷苍生。”

  海瑞倒是未惧,且大声说了起来,接着就起身道:“所以执行命令!”

  胡守仁这时也从海瑞身旁走了出来,冷声问道:“怎么,非要本帅按军法从事吗?!尔等也要跟外面那些假扮我们的反贼一样吗?!”

  “退下去!”

  胡守仁接着就拔刀喊了一声。

  这些将校最终还是忍怒退了下去。

  于是,没多久,戚金就被绑了过来。

  戚金不得不挣扎着喊道:“部堂,卑职是冤枉的,卑职没强·奸过葛二丫,也没杀葛大海!”

  海瑞只道:“朝廷会给你公道的。”

  而不久,戚金就被押去了应天府的大牢,暂且收监。

  海瑞也与孙光右等一起联名上疏题请朝廷调国税司的金吾卫回京师,以息民怨。

  在上疏后,吕坤就和汤传寻闯入到了海瑞的书房,且吕坤还直接走到海瑞面前来,语气不善地质问道:

  “部堂为何突然妥协了?!”

  “昔日带棺谏君,刚直了二十多年的海笔架去哪儿了?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