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万历佑明》

第二百零八章 逼大户减租减息(1/2)

  孙光右和田乐互相对视了一眼。

  这时,田乐先起事对海瑞拱手道:“还请部堂赐教。”

  “赐教不敢当!”

  海瑞摆了摆手:“大家皆是历任过地方父母官的,应该知道,这新政虽不加赋于民,但只要推行新政,那就会伤害到百姓!”

  “其实,反对新政者常说的夺利于民也没错。”

  “毕竟朝廷要想从豪右手里多拿钱,那豪右们就会从百姓手里找补回来,朝廷有多少手段可以施加到豪右身上,豪右就有多少手段施加到百姓身上!”

  “崇俭治国也往往非是迂腐之见,也的确是有一定道理与无奈之见。”

  海瑞说着里就道:“因为天下之财不在官便在民。”

  “听部堂这意思,是不赞成新政的?”

  “那为何,部堂当初会不惜以严刑峻法对待闯总督衙门的那些反贼?”

  孙光右在这时不禁好奇地问了起来。

  “非也!”

  “这人在不同位置,视野就不一样,见解就不同。”

  “在地方的官,看到的是士民皆不宜再增税赋,而使官难做,民难活;所以,你们不积极于新政,本堂能理解;”

  “但在京里的官,看到的就是朝廷开支不足,寅吃卯粮,花钱的事多,而许多银子却还没着落,甚至如果不赶紧筹划,将来,谁也不知道我大明王朝这已历两百载风雨沧桑的高楼,就什么时候塌了!所以,元辅他们推行新政,本堂也能理解。”

  “而本堂在地方任过知县巡抚,在京师也当过部衙主事与都察院堂官,参议过中枢决策。”

  海瑞摆手说了起来,又道:“只是正因为本堂当过地方官,也当过京官,所以知道这新政虽然推行利于国,但若只是不加赋于民,则还是会加负担于民。”

  说到这里,海瑞就叹了一口气:“老百姓们难啊!”

  接着,海瑞就补充道:“正税和各色杂税,还有徭役丁银,胥吏官差滋扰,以及每年初春还得借贷买种子还利息,一年能剩几两银子就算殷实之家了,而若遇荒年,还得用野菜草根树皮度日,真要是让新政的负担再次转嫁到他们身上,则我大明朝虽然上面稳固了,下面却是更加空虚的!终究还是空中楼阁,难免还是会日落西山。”

  两人皆点首。

  “好在元辅高明,在推行新政的目标方面,不仅仅是要富国强兵,还加了‘惠民’一纲,要把收上来的钱,再用以别的方式下放出来,让银子在百姓和国库之间流动,不让底层只能输财却不能增收。”

  “所以,本堂也得遵循元辅的理念,为百姓增收!”

  海瑞说道。

  田乐问道:“敢问如何为百姓增收?”

  海瑞则笑道:“本堂已奏请朝廷准予发动民众,让百姓在官府监督与引导下,进行要求减租减息和加工钱给予休息的运动,去城里找各个大户与佛寺道观,要求他们体谅朝廷与百姓疾苦,减租减息,而不要加租加息!另外,要求他们加工薪、给予休息;且以罢交租子和罢工的方式要求他们答应!”

  孙光右和田乐则在这时候相视一笑。

  田乐还主动对海瑞说道:“这样的确能使百姓增收,至少不会减收。还是部堂考虑得全面。”

  “你们如果能考虑全面,也就可以做官做到本堂这个位置了。”

  海瑞继续说了起来。

  孙光右和田乐皆点了点首。

  然后,孙光右也在这时问道:“不知部堂要我们怎么做?”

  “自然是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,不要让运动变成暴动,不要让豪右肆意欺民欺奴。”

  “另外,趁机加大力度对地方庶政进行整顿,趁着以清剿反贼之名于吴地严打还没结束时,做老百姓的靠山,严格按照《大明律》让豪右的日子更加难过,而直到同意减租减息和加工钱于雇工为止。”

  海瑞言道。

  “这个……”

  孙光右和田乐不禁对视一眼。

  海瑞则突然问道:“孙抚院和田巡按想必已受到了被罚没俸禄奖掖金的圣旨了吧?””

  两人皆颔首。

  海瑞则先看向孙光右:“两位的仕途想必会因此受影响啊!”

  两人不禁又神色暗然。

  “但若两位真正的为民做主一回,本堂将来若升回京里任部堂,而致仕后,就荐举孙抚院接本堂的位!”

  “至于田巡按,本堂自然也会力荐的。”

  “想来朝廷不会不给本堂一点面子。”

  “你们知道,本堂素来是不党的,也不会有什么门下之人,但今日为了让新政惠民之目标达成,本堂愿-->>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