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万历佑明》

第三百四十三章 明确相权(2/2)

事是不少的,也很劳神,难怪天下大多数尊荣富贵者,多愿意因循守旧,哪怕旧礼败坏到已经没多少人遵从,都没有多少人提出建新礼,也只有余爱卿等少数几位卿家提出要建新礼。”

  “最难的还是陛下!”

  “常言道,治大国如烹小鲜,不能不翻,也不能随意乱翻,而天子是掌勺之人,自然需要把握其中分寸,而这里面,最便宜的自然是不翻,即便国家积重,也还是能靠节俭延续短暂国运而得一守成之名;唯独真欲要惠民强国,可谓难也!”

  申时行这时感慨了几句。

  朱翊钧听后抬眼瞅了申时行一眼,长吁一口气:“所以还需元辅与卿等替朕把控火候。”

  “臣不敢负陛下所望!”

  申时行拱手回了一句。

  其他公卿皆拱手作揖。

  接着,朱翊钧就又道:“这样吧,内阁增设制策司,由首辅直接统管!以后百官之言经部议后,部里认为可行就移送制策司核审,由制策司题请在政事堂合议推行何新政。”

  “遵旨!”

  朱翊钧这是要首辅能真的能左天子治国,而有宰相之实。

  毕竟大明政治制度的缺陷就是相权没有明确下来,以至于首辅有时候比皇帝都有权利摆烂,而可以美其名曰,不擅部权,故只票拟“下部议”三字,然后交司礼监批红。

  现在朱翊钧设制策司,就是让首辅开始有责任平庶政、左天子,而别想摆烂,当然如果政策推行不当,也得分担责任,就不能只是皇帝和各部尚书背锅挨骂了。

  这对愿意干事的首辅而言,是好事。

  对只想混个首辅名位的而言,自然是坏事。

  “可还有对兴办实务有话要说的?”

  朱翊钧这时又问了一句。

  众执政公卿这时互相看了看,最终皆拱手回答说没有。

  朱翊钧点头,然后就道:“既如此,就准地方督抚兴办实务,另外朝廷也设商部,且筹办国家级的实务,应天巡抚沉鲤、凤阳巡抚吕坤、福建巡抚金学曾为政勇展长才,循良德政,可谓督抚表率,当予以旌表,皆加为副都御史。”

  【新章节更新迟缓的问题,在能换源的app上终于有了解决之道,这里下载

  “谢陛下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