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靖明》

第289章、嘉靖五年终于到了(2/4)

 道理虽然是这个道理,但能在京城立足的民间商行,哪个没一些做官的朋友?这里面,纠结的是不少利益。

  能解决这里面的问题,必定是需要方法和策略的。

  马车很快驶过这片热闹的工地,再往西行得数里,便已见到京城东城墙外的民居屋舍。

  北京城墙包围着的京城,也只是京城的一小部分。

  如京北京城东南西北几个方向,城墙外都各自延伸出规模不一的外城。不仅很多百姓聚居于此,其实许多官员也住在城外。

  刘天和给唐枢安排的小宅子同样位于北京东城墙外,他提前下了马车,背上自己的行囊和他们告辞:“鸣治、道思,先行别过。待安顿好后,除夕之夜再围炉夜话。”

  “惟中兄,待我们安顿下来后,就遣人过来告诉你我们住在何处。”

  唐枢住哪,龚用卿他们是知道了。此刻先话别,唐枢直奔自己的住处。

  接下来这一个来月,倒要好好用心温习一下功课了。

  龚用卿他们继续走,到了和家仆约好的东面朝阳城门外,他又患得患失起来,不知道找住的地方顺不顺利。

  所幸家仆早已等候在那,远远看见了走下马车的龚用卿等人,连忙就赶了过来:“少爷,大喜!那通驿局局竟专用了原先贡院旁明智坊草场边的一片宅院,改了状元居旅邸,专供赴考举子投宿。那里必须有举子出身才可入住,我已经帮各位老爷报了名。”

  龚用卿大喜:“竟有此事?妙哉!妙哉!”

  各地赶考举子加起来足有数千,那状元居自然不可能容纳这么多人,只不过先到先得罢了。

  在贡院边上,又有好彩头,龚用卿连连呼他带路。

  入了朝阳门,一路往南,果然行不多远就看到了贡院。

  在旁边两百余步之处,就是明智坊草场。

  这草场,原是供军马所用的草料存储之所,占地非小。

  此时,其中一片屋舍却都归通驿局所有了,“状元居”三个大字赫然其上。

  “听说是费相走马上任后,诚意伯请费相题的。咱们来得巧,刚刚迎客不足五日。若再晚,已经到京城的举人老爷们只怕都搬到这里来住了!”

  “……难道不需银钱?”

  “自然是要的。”

  王慎中问清楚了价格,才对龚用卿这家仆无语:你当天下举人个个都家里钱多?

  这状元居的“雅间”花钱不少,若是连住数月,每月都得三两银子。

  王慎中有点不想住在这,太贵了。五两银子什么概念?住上两三月,都能买一亩好田了。听说寻常旅邸或者寺庙的庙寓,一个月不到一两银子。

  而且,那么多举人聚在一起,只怕天天高谈阔论,日访友夜访友,不得安生。

  “你可曾问一问城内城外寺观?”

  龚用卿喜热闹,闻言就说道:“道思,如今正不知会试如何考。士子齐聚,彼此切磋印证多好?”

  “……还是寺庙好。”

  王慎中心想这通驿局只怕就是拿捏了这种心思,趁机赚大家的钱。

  最终便分道扬镳。

  王慎中并不是出不起这银子,他家境不算差这次作为新科举子也领了一笔补贴。

  最主要的还是感觉这一路上龚用卿太能闹腾了,与他继续住一起,只怕有碍备考。

  这个时节,京城里的人都在准备过年。

  王慎中也带了个家仆,此时行走在京城的街上,仆人学北方人将手拢在袖子里问道:“二少爷,找旅邸、庙寓,还是干脆找牙行帮忙租个民宅?”

  “庙寓吧。”

  他也不想去麻烦任何人。泉州出身在京城的人,王慎中其实也识得几个。

  眼看天色已经快黑,他们也就只能在这东城附近寻找。

  京城内寺庙不少,这些寺庙原先就是许多官员入京时喜爱投宿之所。

  现在到了年底,龚用卿猜得没错,各处庙宇住的人确实很多。

  “伱们若不嫌晦气,便去智化寺看看吧。”

  “晦气?为何?”王慎中听到这京城人这么说,不禁问了一句。

  那人被拦路问了一下,此时闻言便笑,“显宗入了太庙,这智化寺岂不晦气?这位兄台也是入京赶考的吧?那智化寺,乃是英宗年间王振所建,英宗所赐报恩智化禅寺之名。”

  王慎中顿时懂了。

  陛下藩王继统,登基后既迎了景帝入庙,更让于谦陪祀左右,他对于英宗昔年叫门旧事的态度明显。

  皇帝的态度如此,下面人自然会避嫌。

  这智化寺也许原先香火很旺,这几年只怕-->>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