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靖明》

第410章、收礼收到手抽筋(3/4)

员念完了他们进献的贺礼之后,这才开了口:“听说你们星夜奔驰,越过荒漠和草原,这才能在今天匆匆赶到京城。一路辛苦,满速儿有心了。他的礼物,朕收下了。”

  皇帝话中传达出来的信息让夏言和唐顺之心头一动。

  星野奔驰越过荒漠和草原,而大明事先并不知道,那就是为了避免麻烦赶时间,他们一路从吐鲁番绕过阴山和大沙窝北。

  今天才赶到京城,只怕是从离京城最近的朵颜部附近过来的。

  宣宁边区刚刚才设置,真正严密的防线仍旧是边墙。

  只能说,边关的急报和他们几乎是一样的速度,皇帝那里应该已经收到具体信息了,这才使得那边的人擅自做主放行。

  既是因为贺寿的特别,也必定是这沙汗带来了足够的诚意与重要的情报。

  俺答!

  对许多朝廷重臣来说,心头都冒出了这样的答案。

  大典按部就班,接下来是赐宴。

  能呆在奉天殿里的,是藩王、公侯伯、参策和藩国正使。

  朱厚熜并没有着急的意思,因此那明显眼神中压抑着焦急的沙汗也只能先坐着。

  今天衮必里克依旧盛装,安乐公的献舞并非唯一的节目,反倒好像是酒酣之后的性情——他主动提出来的,因此在沙汗、金祺这样的人看来,是败者对胜者的极度恐惧,只为求活。

  作为他懂得形势的回报,大明天子赏赐了他宝票三张。一共一百七十两银子,不少了,但并不整齐。衮必里克弯腰捧着三张宝票谢恩,只觉得大明三位雄主的半身像很沉重。

  但皇帝说的话很和善:“鄂尔多斯诸部既已臣服归附,朕盼安乐公传告族民,放下昔日恩怨,在大明安居乐业。朕已下诏,册封阿嘎拉为婕妤,以后便都是一家人。”

  “臣谢皇帝陛下、伟大的博格达彻辰汗宽仁之恩,臣一定传告诸部,从臣到婕妤,诸部的每一个子民都将恭顺侍奉陛下。”

  朱厚熜笑着点了点头:“舞得极好,赐酒,再饮一杯。”

  衮必里克心里叹了口气。

  还能怎么样呢?卖了个舞,得到一百七十两银子,接下来这段日子的生活能宽裕一些。

  只有真正让大明皇帝放心了,他才能成为真正有俸禄的外藩王公。

  但衮必里克不确定自己能活到那一天。

  有来有回,之前只是收礼。现在赐宴环节,藩国藩族使节起身出列再次贺寿敬酒时,或多或少也得到了皇帝的赏赐。

  有过经验的使节不无感慨:如今的大明天子太抠了。

  在他们的记忆里,以前来朝贡,或者他们的先辈们过来时,总会得到更多的回赐。

  但现在呢?

  是数额不算多的大明新钱,是一些书画。

  意思意思的感觉。

  但他们也没法子,同时尽力保持着清醒,因为下午的事情更重要。

  赐宴之后,就将是皇帝一一接见各藩国藩族使节,和他们聊一聊后续的“双边关系”——在大明礼交部官员提前给到他们的安排公文里是这么写的。

  排在第一的是朝鲜,排在最后的是吐鲁番。

  朱厚熜移驾国务殿,其他使节只见金祺与李先被带着往后走去,而他们仍旧停留于大殿之中等候。

  除了在这陪同他们的国务大臣张璧和礼交部尚书刘龙,他们分明看见吐鲁番的使节被请出了大殿,往西南方而去。事先离开往那个方向去的,还有他们的总理国务大臣和军务会议总参谋、河套总督、青甘总督。

  国务殿里,朱厚熜不玩虚的,第一句话就让金祺心惊胆颤。

  “既知鸭绿江中威化、兰子、黔同诸岛俱为上国地方,何以仍就奏请劝离辽东百姓不上岛住种?”

  “皇帝陛下明鉴,先是嘉靖四年鄙国领议政南衮进谗言奏请上国,又是去年领议政郑光弼所为。此二人皆为佞臣,如今郑光弼已被逐出朝廷,鸭绿江中诸岛既为上国地方,鄙王焉敢狂语与上国争境、请禁上国军民住种?”

  李不由得低下了头。

  都是士林派出于朝鲜的利益,这才担忧“门庭受害,永世无穷”。

  这事原本不是不能奏请天朝开恩,几个岛而已嘛?

  但昨日阅兵之后,金祺现在被大明天子这么一问,立刻就表明了态度,放弃了这种希望。

  朱厚熜淡淡地点了点头:“李怿既明理,朕就放心了。”

  金祺心里只记着一件大事,试探地问了问:“朝鲜立朝以来,一直恭顺大明。鄙王自得睿宗皇帝陛下恩准,这些年来常常惦念鄙国太祖宗系之误。如今天朝四境安定,众正盈朝,鄙王命外臣奏请陛下,大明可有重修会典之计划,正鄙国太祖之宗系?”

  “重修会典?”朱厚熜笑了起来,“-->>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