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靖明》

第437章、天下,可以都是大明的模样(3/5)

p>

  严世蕃吃了一惊,先和他见了礼。

  朱载堚并不托大,谦逊地回了回礼,而后说道:“东瀛伯远道归来,一路还顺利吗?”

  “……也就是在海上时担心些。”

  严世蕃与他闲聊起来,他很意外,睿王在这个时间专门来请见陛下是要做什么?

  按身份,他自然是要排严世蕃前面先见皇帝的。

  严世蕃也没藏着掖着,直接问他了。

  朱载堚答道:“我如今一心钻研物理大道,奉旨协办那蒸汽机,近日却于另一事上有了些发现,特来向陛下奏明。”

  “哦?什么发现?”

  “我闲来无事,还一直在和陶真人一起去研算那种能看得更清楚的镜子,陛下说可称为显微镜的……”

  于是不久之后,御书房里专心听讲的严嵩陡然听到儿子的大声惊叫:“什么?水里有许多看不见的小虫子?”

  他脸皮抖了抖,离座弯腰:“犬子无状,陛下恕罪……”

  朱厚熜倒是愣了。

  严世蕃的这个话,他自然听得懂。朱载堚来了,他也知道。

  联系在一起……

  朱厚熜顿时表情严肃:“今日就先讲议到这里吧。”

  “……是。”

  老头们倒并不是在被熬,这段时间以来,皇帝说的很多观点也让他们很受启发。

  虽然新奇,但确实道尽了许多要害。

  眼下谈不上松了一口气,反倒有些意犹未尽的感觉。

  最近这一轮陛下讲议,反倒更加偏向于学问交流。

  近一个月下来,大家私下里聊起来,都觉得皇帝在人理大道上似乎又有了集中的领悟。

  现在从御书房里告退了,严嵩倒是暂留了一下,用眼神复杂地盯了盯儿子。

  “……父亲。”严世蕃倒是眼睛一红。

  严嵩的表情柔和了下来,随后只是说道:“先见驾,夜里回府再说。”

  这里自然不是一叙别情的地方,严嵩向朱载堚也行了一礼,就先离开了。

  看到父亲头上又多了一些的白头发和有些弯了的腰,严世蕃抬起袖子摸了摸眼睛。

  “睿王殿下,东瀛伯,陛下还等着呢。”

  “一起?”

  严世蕃问了一句,黄锦点了点头。

  “睿王殿下,陛下知道大约是那显微镜制成了,不知在何处?我差人去抬过来一下。”

  “……就在小王府上,黄公公径去取便是。”

  他不由得看了看严世蕃,就因为他那一句惊叫,陛下就知道了是显微镜制成了?

  之前来请见,只说了是蒸汽机的事。这显微镜的制成,朱载堚是想给皇帝一个惊喜的,顺便看看有没有把生身父母从凤阳高墙里解救出来的机会。

  如今想不惹眼一点,去考进士就过于引人注目了。

  和严世蕃一同进了御书房,自是先行礼。

  严世蕃的动作幅度夸张太多:“臣严世蕃叩见陛下,谢陛下隆恩,陛下万岁!万岁!万万岁!”

  “你的事等会再说。”朱厚熜很随意地让他起来了,而后则显出一些迫切,“载堚,那显微镜,你们磨出合用的镜片,还能对准了?”

  “……启禀陛下,正是。臣也是参悟了一下礼交部译的一些西洋论述,而后又细细推算过许多遍,这回磨出了合用的镜片。另外,如今宝金局的螺纹刻得越发细密了,这才制成。”

  朱载堚感觉到皇帝对于这件事的惊喜,心里不由得多了一些期待。

  他立刻又补充道:“那蒸汽机上陛下说的冷凝器,臣和陶真人、郑大匠他们又绘了一个新型状,此前单独试了试,有些成效。要观测在蒸汽机开动时能不能用,得造办实物再实验一下了……”

  “朕会吩咐下去。”

  说完这话,朱厚熜看着朱载堚。

  蒸汽机项目组的实际负责人不是他,由他来汇报,而且先隐了显微镜的事,这孩子心里的想法朱厚熜也猜到了。

  看来陶仲文如今既了解皇帝,也欣赏这个睿王,这才想帮他一帮吧?

  再问了一下他们这回解决两个问题的详细考虑和过程,朱厚熜就吩咐了下去,让人把陶仲文也喊来。

  细问了一番,他翻阅了《墨经》中“鉴洼”、“鉴团”的记载,所谓“鉴洼”、“鉴团”,就分别是凹面镜和凸面镜。

  而另外,从路易斯搜罗来的托勒密的书里,又有关于光的折射的详细阐述。

  大明的科学人才还不算多,陶仲文是被他纯粹喂成了这个领域的耆老,但朱载堚能够主动去研究东方、西方对某些现象的-->>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