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靖明》

第81章、真相只有一个(1/2)

  靖明入京继位第81章、真相只有一个“贵人哪里谈得上,贤臣嘛……身后名谁说得准呢?”

  梁储听着严嵩给出的暗示,心想这小子将来应该很能爬。

  可以相信他吗?

  微微顿了顿之后,他就意味深长地像是继续感慨:“于公故去已逾甲子,总算能拨开云雾见青天。”

  最后几个字却说得缓慢而郑重。

  小子,就看你能不能懂了。

  老夫只能说这么多。

  再说了,要想从这件事里取功,你必然只有最终与杨廷和决裂一途!

  偏厅里,严嵩只看了他的眼睛片刻,立刻就离座行了个大礼:“下官谨代于公,代天下有志忠君为国的读书人,敬拜大学士首请陛下追谥于公之功。”

  梁储心里感慨的不得了。

  杨廷和,你学生就在这隔壁呢,你有没有在听墙根?

  这个严嵩……厉害啊!他连黄佐科途坎坷都已经关注到了!

  这大礼行得多么正义凛然?是为了于谦被追谥的事。

  但是他严嵩毕竟是跪在了梁储面前。

  他想求的,是什么机会?一开头说的日讲和起居注官日侍左右?

  不……他真的听懂了。

  ……

  刘龙还好没来,不然这波高端局,他一定显得太呆萌。

  谜语人之间的交流结束,往翰林院回去路上的严嵩激动得忍不住热血沸腾。

  果然如此!果然不只追谥这么简单!

  拨开云雾见青天。

  什么是天?大明头上只有一片天,那就是皇上!

  于谦拨开云雾见青天,仅仅是只沉冤昭雪、肃愍谥号再上一個台阶吗?

  不,青是什么颜色?

  铜胎掐丝珐琅,皇宫御用,景泰蓝!

  于谦要见景帝?

  什么样的情形,会让景帝和于谦这一对恩怨非凡的君臣能坦然相对?

  真相只有一个:称宗入庙,忠臣陪祀!

  一个借臣子六十余年后沉冤得雪的机会入了宗庙,一个因忠心为国得以配享太庙,他们的身后名都将拨开云雾见青天。

  追谥只是开始!

  梁储已经老了,他现在要考虑身后名。他的身后名,是要有人像杨一清一样去告诉李东阳:我们准备给你“文正”的谥号。

  黄佐是他的同乡后进,但黄佐还太年轻。

  做了多年老好人的梁储,不像杨廷和那样有毛纪这样的人簇拥左右。

  他梁储的黑点还不少!

  现在梁储把这个不得了的信息暗示给了严嵩,接下来严嵩该怎么做?

  想办法,尽快地、默契地立功,在梁储政治生涯末端的帮助下往上爬!

  可这件事很难做到啊。

  要得到何等美谥,才足以配享太庙?

  将来还想借这件事往上爬,那就只剩下为景帝正名。但那该要何等的勇气才能站出来,那完全不像追谥于谦这样毫无阻力啊。

  那是要皇帝去悖逆他的亲生曾祖英宗,那会面临不知道多少恪守礼法的重臣围攻。

  这天回到了家里,严嵩就一直坐立难安。

  书房里的谥法、史书旧例被他翻了一遍又一遍,皇帝要通过这件事达到什么目的被他揣摩了一遍又一遍。

  明白了大臣配享太庙盛况即将再现的严嵩,已经比很多人赢了太多。

  可这事断然不可能今年去做。

  要不然,难道将来的史书上记载:正德十六年,景帝称宗入庙,于谦陪祀配享?

  嘉靖元年,岂不美哉?

  所以那件事不急,现在的功劳只集中在追谥上。

  规格一定要高!一定要把英宗功过、景帝遗憾的气氛渲染起来,一定要把对于谦的唏嘘造起势来!

  陛下既然首肯了这件事,就不怕别人议论英宗景帝当年事。

  越是议论,重设三大营的事只会推得更快。

  如今帝位隐忧仍在,陛下的忠臣在哪里?能陪着陛下创出不世功业、将来能配享太庙的能臣在哪里?

  严嵩想着夏言那个同乡、杨廷和这个座师、梁储……

  “爹,您怎么一直走来走去?又出什么大事了吗?”

  严世蕃手里拿着一卷书到了书房。

  “……可是读到了疑难之处?”

  严嵩习惯了儿子会拿经卷来请教,暂时放下心事坐到了椅子上。

  喝着茶,只听儿子说道:“今天先生很有兴致,授课前讲了陛下要追谥于少保的事。爹,这事爹有没有立功之处?”

  严嵩啼笑皆非,揉着他的脑袋就说道:“-->>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