娘亲别慌,我种田超厉害

第二百一十章 地契(1/2)

 又是一年除夕夜。

 相比去年,今年过年的人更多了一些,有了徐崔二位嬷嬷的加入,一张圆桌竟有些挤不下。

 厨房里还另开了一桌下人席,云周两家的人下人加起来,大大小小竟也有了十一个人。

 云老爷子看着围得满满当当的桌子笑道:“咱家可真是越来越热闹了,明年可得准备一张更大的圆桌。”

 大家都跟着笑,说这是家宅兴旺的标志。

 云老爷子闻言哈哈笑起来,他家的日子确实是越过越红火。

 三年前谁也无法想到云家有今天。

 就在大家乐呵时,孙景澄突然感叹一句:“今年的衣服瞧着是一样了,可是你们六个人却真的成了一家,敢情我们还是外人。”

 这话让其他几人不约而同地想到去年除夕的事情,都笑出声来。

 两位嬷嬷不明所以,便看向云老太太,似乎是想求个解释。

 老太太便将去年除夕时发生的事情说了出来:“去年我做过年的新衣时,除了自家四口人,还帮志明和阿佑做了新衣裳,用的是一样的布料,款式也大差不差。

 景澄挑理,说是虽然在一张桌上吃饭,我们六个瞧着是一家,俞先生、老周和他倒像是外人。

 所以我就答应他,今年过年时所有人的衣服都由我来做,保证大家都穿一样的。”

 今年席上众人的衣服款式和花色大体相当,也都根据年龄和性别嵌了不同颜色的兔毛,从服装上倒是看不出区别了。

 可也没想到,一年过去周志明和云燕蓉成亲了,去年的六口人只是看着像一家人,现在真的变成一家人了。

 经过云老太太这一解释,大家又笑起来。

 热热闹闹地吃过年夜饭之后,便要开始拜年了。

 今年虽多了徐崔二位嬷嬷,她们也准备了红封,但是并没有如其他人一般坐在高位受晚辈们的礼。

 守岁都如往年一般,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村里的大半孩子都聚在了云家,前院吵吵嚷嚷的,众人在中院聊天都得扯着嗓子说话侧着耳朵听,否则根本没法儿交谈。

 ……

 除夕之后便是新年,大年初一照理是要去村里拜年的。

 周志明已经成家,那村里的同辈和晚辈就得来家里拜年,因此云燕蓉便留在家里招待,周志明则带着安之和阿佑一起出门。

 他们第一站先是去了孙家,给俞夫子和孙管家拜年,然后又去了云家给二老拜年。

 从云家出来后便没什么讲究,从近到远挨家挨户跑一通便是。

 不过今年也有一个不同,去年村里人看着周志明不说避之唯恐不及,但也没几人主动与他交谈。

 而今年则是大变样,大家看到他后都是喜气洋洋地道新年祝语,有些人还会停下来攀谈几句,问他都去哪里拜年了,接下来要不要一起。

 之所以会发生这样的变化,最主要还是因为去年周志明负责书院的建设时,给村民们行了不少便利和照顾,因此大家都觉得他不是那么难相与的人。

 而安之则觉得,这里面多少也有她爹颜值的加成。

 没看人人从她们面前经过时总引来路人侧目,大家都眼神都不自觉地停留在她爹的脸上么?

 安之这个猜测倒也不假。

 最起码村里的女人们对周志明改观,有一小半是因为这张脸。

 但还有另外一大半,自然是因为他办的一场盛大喜事,以及成亲后对云燕蓉的偏宠。

 听说自打回门以后,云燕蓉天天往娘家跑,他不仅不说还见天地陪着。

 去了岳家后从不甩手做大爷,不是帮着干活就是陪着岳丈聊天,简直堪称好女婿的模板。

 也因此,云燕蓉已经一跃成为村里最被羡慕的妇人。

 父母双全,丈夫宠爱,女儿乖巧,没有公婆,手里还有钱,现在只要再生个儿子,那真的就是十全十美了。

 但是云燕蓉这么多年都只生了安之一个,之后连喜讯都没传出来过,想来是真的不能生了。

 想到此,有人惋惜,但也有人心里忍不住窃喜。

 天下的好事哪里都能让云燕蓉一个人给占了呢。

 生不出儿子,那跟不会下蛋的母鸡有什么区别,迟早都是要被踹的。

 ……

 大年初一过后,云家又开始了一年一度罕见的清闲期。

 这时候大家都忙着走亲戚,连串门的人都少有,他们大可关上门来过几天清静日子。

 也就是在这时候,安之突然发现了一个巨大惊喜。

 她本来是闲着无聊想要算算自己有多少钱,不想却在拆红封的时候拆出来一-->>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