逐元

第一百八十二章走私战马(1/2)

 夏守庚闻言,却是忍不住嘴角一抽。

 现在大宋有数十万禁军,各部禁军之间关系网盘根错节,各种顽疾根深蒂固。

 别说李啸现在只是嘴炮说补全军饷,严加操练就能将禁军也练成这样。

 哪怕是李啸当场将靖海军的练兵操典免费送给宋军一份,夏守庚也不对此抱有希望。

 一个利益集团存在的越久,越是关系网盘根错节,那他就越是守旧,越是顽固。

 想要改革?

 笑死,根本不可能做到的。

 既得利益者不会允许任何有可能威胁到他们的改变发生!

 这也是为什么历朝历代的改革都显得十分艰难的原因所在。

 为了增强这次阅兵大典所能带给夏守庚等人的压迫感,李崇还可以调派了一些参加过战事的老兵,进入受阅队伍中去。

 毕竟,上过战场见过血的部队,和没有上过战场见过血的部队,那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。

 气质这东西说起来玄而又玄,但不得不承认却又是真实存在的。

 一只部队有没有杀气,对很多人来说,一眼就能看得出来。

 结果证明,李崇的目的达到了,并且效果还不错。

 夏守庚等人现在也算是被镇住了。

 阅兵大典还在继续,一队队精锐步兵身后,紧紧跟随着的是一只骑兵。

 人不多,也就三四百骑。

 但这些骑兵多是具装重甲的重骑兵,马背上的骑士和胯下的战马全部都穿着甲。

 沉重的马蹄敲击在水泥地上,发出一阵脆响。

 当然,这只靖海军的骑兵并非什么精锐,也就能用来装点门面。

 真要是到了战场上,大概率是给人送菜的命。

 而这只骑兵部队所用的战马的来历?

 不用怀疑,就是从北边走私来的。

 蒙古人现在确实是在封锁大宋,禁止向大宋这边贩卖马匹。

 但是没奈何,靖海军给的太多了。

 一匹战马一颗玻璃珠的收购价,没几个人能拒绝。

 事实证明,只要利益足够,国家民族算个屁啊!

 有的是人会抢着和你做生意。

 当然了,靖海军要走私战马,肯定不会是向忽必烈那边购买,而是在李崇的授意下,派人去辽东和棒子半岛那边购买的。

 目前的辽东属于是蒙古的东道宗王们的势力范围,这些东道宗王非但实力强大,各自拥有部落和草场,能自己征召骑兵。

 虽然他们名义上是忽必烈的臣子,但也只是名义上的而已。

 他们各自都有一定的自主权,有自己的军队和附庸。

 较为直观的形容一下的话就是,我附庸的附庸,不是我的附庸。

 忽必烈对这些蒙古宗王们的控制力其实很有限。

 只要利益足够,这些东道宗王们并不介意违背一下忽必烈的命令。

 并且,只要他们做的不过分,只是卖个几百匹战马的话,忽必烈其实也不会和他们计较。

 蒙古人最不缺的就是战马,几百匹而已,忽必烈不会放在心上。

 所以,李崇能花大价钱从辽东那边弄到一批战马。

 而高/丽那边则是因为高/丽现在是蒙古的藩属,蒙古并没有封锁高/丽,高/丽能从蒙古那边低价搞到不少马匹。

 而靖海军之前是做海上生意的,在高/丽那边也有些关系,这时候,自然会把关系给捡起来用上。

 就这么七拼八凑的,靖海军现在也有了一只骑兵。

 虽然数量不多,也不算什么精锐,但有和没有,那是两回事。

 一件事情只有起步做了,才有成功的可能。

 如果因为困难就不去尝试,那永远也做不成。

 在骑兵经过点将台之后,紧接着出现的是一队炮兵。

 沉重的炮车,黑洞洞的炮口,反射着金属光泽的炮身,给人巨大的压迫感。

 尤其是那些需要健牛才能拉着移动的重炮,更是让人看一眼便觉得头皮发麻。

 ……

 大宋咸淳元年四月底,靖海军接受招安的条件被人用快马一路送进了临安。

 贾似道在枢密院内接到了急报,然后翻开阅读了起来。

 看着急报上靖海军提出来的要求,贾似道的神色有些复杂。

 靖海军愿意让出广州,对他来说完全可以说是意外之喜。

 但靖海军要经略一方的权力和自治权这点,让贾似道有些为难。

 还有一点则是琼州-->>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