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皇兄何故造反?》

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:结案(2/3)

,曾经验毒两次,可都没有问题……而且,那两个失踪的投毒之人到现在还没有找到!”

  俞士悦皱着眉头,开口发问。

  不过,话中的口气,却明显没有要否定卢忠的意思。

  要知道,他虽然是新晋接手刑部,但是,此前一直都在内阁当中供事,对于刑部如今的运转体系,自然也有所了解。

  虽然说,刑部是和锦衣卫合办案子,可事实上,两边完全是两套体系,大多数时候,其实都是商量着来的。

  而且,这一次的案子,情况又十分特殊。

  卢忠的说法固然有太多推测的成分,但是,有一点好处,那就是,将这件事情描述成了个人行为,这无疑对于眼前的朝堂来说,是一个最好的说法。

  俞士悦并不是迂腐之人,他很清楚这桩案子影响有多大,所以,他也从没有一定要追根究底的意思,但是,也正因为影响太大,因此,最终的结论,至少是要没有明显的漏洞的。

  于是,卢忠又拿出一份案卷,递了过去,道。

  “关于投毒之人,今日清晨,锦衣卫在南宫中的一处水井当中,打捞出了两具尸体,虽然说,这两具尸体已经被水泡的浮肿不已,无法辨析面目,但是,从服饰上判断,应该就是那两个投毒的宫人畏罪自杀。”

  “除此之外,这是近段时间以来,南宫的采买记录,俞大人知道,宫中贵人们的器物,有银碗银盘,也有瓷器,前者自不必说,若用后者,验毒的手段,多会在瓷器中坠一银牌,此次太上皇家宴上,用的便是这个。”

  “这种银牌,通体以白银铸成,故而,时常会有利欲熏心之辈偷盗出去,融掉取利,此案发生之后,我特意命人调查了此事,不出意外的是,这些试毒用的银牌,早就已经被人偷偷换了,如今南宫中所用的,不过是普通的铁牌而已,只是因为银牌用的久了,自然会发黑,所以,一直没有人质疑此事而已。”

  “我想,他们应该也没有料到,真的有人敢给太上皇投毒,所以……”

  “所以,这次的事情,就是一个意外?”

  俞士悦抬头看着卢忠,眼中露出一丝若有所思,开口问道。

  卢忠轻轻点了点头,道。

  “不错,就是一个意外,那两个投毒之人对太上皇心怀怨恨,趁着南宫家宴,暗中投毒,负责验毒和掌管银牌的宦官们玩忽职守,私自倒卖银牌,以致毒性没有验出来,闹出了这次的事情,俞尚书觉得,可还有什么需要继续调查的了?”

  闻听此言,俞士悦皱着眉头思索了片刻,最终,他缓缓点了点头,道。

  “既是如此的话,那么,还请卢指挥使将证据都封存备齐,随后和本官一同联名上奏,向陛下回禀此事。”

  “这是自然……”

  卢忠点了点头,随后,也没有多留,便拱手告辞了,于是,俞士悦留在公房当中,又翻了翻手头的案卷,目光当中,不由多了一丝忧虑。

  翌日,早朝上。

  开年之后,朝会上依旧不变的,仍然是沈尚书的保留节目,和往年相比,今年各地的年景总算是好了一些,没有再出现大规模的雪灾,但是,情况却也不容乐观,刚入二月,苏,松等地便传来消息,今冬天气和暖,没能将虫卵冻死,以致开春以后,不少地方出现了害虫啃食庄稼的现象。

  地方官府虽然已经组织扑灭,但是,效果不大,不出意外的话,今年的夏粮,又有不少地方是收不上来了。

  “……陛下,户部预计,此次收到虫灾影响的地区不少,山东,山西,江西,浙江等多处都有波及,最乐观的状况,这些地方可能也只能保住三四成的收成,具体的状况,户部还在统计,不过,已经有十一处州府上表,请求蠲免今年的夏粮。”

  沈尚书眉头紧锁,一副愁的要命的样子。

  但是,殿中的大臣们却已经习以为常了,这两年下来,比这更大的灾情见得多了,这次的虫灾,和其他的洪灾,雪灾不一样,不算是突发事件,所以,地方的州府有足够的时间来应对,自然,也就不需要朝廷花费太多的心思。

  当然,问题还是有的,比如说赈灾的粮食还是要拨付出去,而且,听户部的口气,蠲免赋税,怕是免不了了。

  不过,这都是户部该发愁的事,和他们没什么关系,他们更加关心的是……刑部那边,据说已经打算结案了。

  不出意料的是,天子命户部严格核实各地的受灾情况,然后制定新的赈灾章程之后,这件事情便算是结束,于是,很快,新任的刑部尚书俞士悦就站了出来,拿出一份奏疏,呈递了上去,道。

  “启禀陛下,刑部奉圣旨,会同锦衣卫彻查南宫投毒一案,如今案情已有结果,请陛下御览。”

  有内侍从御阶上走下来,将奏-->>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