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皇兄何故造反?》

第四百零三章:老狐狸的信誉(1/2)

  皇兄何故造反?正文卷第四百零三章:老狐狸的信誉听朱仪问起了正事,陈懋略一思忖,倒也不讳言,开口道。

  “不知小公爷可还记得,前些日子,朝廷派出了使团,要迎回太上皇?”

  朱仪点了点头,道:“知道,算算日子,使团出京也有三四个月了,倒是没听说有什么消息传来,不过,前些日子也先入寇沙窝,应当是谈判不太顺利吧。”

  这些基本上就是,朝中对于使团知道的大致情况了。

  对于这次的谈判,朝中其实是有很多人抱悲观态度的,尤其是沙窝之战的消息传出来之后,更是如此。

  陈懋叹了口气,道:“谈判的确并不顺利,也先身边,有一内宦名为喜宁,是个投敌的奸贼,处处阻碍太上皇归朝。”

  “无奈之下,使团只得设计将喜宁诱入宣府伏杀,但是不知为何,进了宣府之后,使团被暴起的锦衣卫全部拘押起来,现如今正押往京师。”

  朱仪一脸惊讶,问道:“竟有此事,锦衣卫不是都在京城吗?怎么会跑到宣府去?”

  这话有些不好回答。

  对视了一眼,焦敬摇了摇头道。

  “具体情况还不清楚,但是,世侄应该知道,这次使团的副使,是英国公府的三房张軏,我等勋戚同气连枝,成国公府和英国公府更是世交,出了这等事情,世侄万不能袖手旁观啊。”

  朱仪沉默了片刻,明显对这件事情兴致不高,想了想,道。

  “几位世伯,并非小侄不愿帮忙,而是如今成国公府的近况,几位也看到了,自身尚且难保,何谈去保住别家,再说,这案子是什么情况也不知道,小侄实在有心无力啊。”

  这……

  陈懋的眉头皱了起来,他过来之前,想过朱仪有可能会拒绝,但是没想到他拒绝的如此干净利落。

  想了想,陈懋道:“世侄,这件事情……”

  “世伯不必多言,小侄心意已定,如今,成国公府已是风雨飘摇,小侄多谢诸位前来吊唁家父,丧期事忙,小侄就先失陪了。”

  说完了话,朱仪起身拱了拱手,直接了当的便离开了,连陈懋准备好的交换条件也不听。

  就这么将他们晾在了原地,丝毫的面子都不给。

  看着朱仪的身影消失在长廊当中,陈懋的脸色有些愠怒,端起手上的茶盏,一饮而尽。

  人家送客的意思都这么明显了,再继续多待就是不识趣了。

  于是,陈懋等人也没多留,在一干仆役的引领下,同样离开了成国公府。

  不过,他们看不到的是。

  朱仪走过长廊,转了个弯,便停下了脚步。

  长廊拐角后头,来人面白无须,一身锦袍,正笑眯眯的看着他,不是别人,正是东厂提督舒良。

  目送着陈懋等人出府离开,舒良转过身,带着惯常的笑意拱了拱手道。

  “小公爷演戏的功夫可真是一绝,方才那番抱怨,险些让咱家以为,小公爷是真情流露,心中真的存着对皇爷的怨愤呢。”

  朱仪脸色一滞,连忙摆手道:“公公这就说笑了,陛下一片苦心,我岂不知,何况身为人臣,理当为陛下效死,岂敢心存不敬?”

  舒良依旧是一副笑脸,道。

  “小公爷不必惊惶,咱家不过随口说说而已,成国公府世代忠良,咱家岂敢质疑,何况,陛下都相信小公爷,咱家自然也是相信的。”

  “毕竟,这墙头草,历来都是会被头一个抛弃的,这个道理,小公爷肯定是明白的。”

  朱仪的额头上冒出了点点的冷汗。

  他心里明白,舒良这是在敲打他。

  实话实说,刚刚在宴席上,他的那番话,的确有一部分,是心中的真实情绪。

  不过他没想到,隔着那么远,舒良竟然都能察觉的出来。

  这下他是真的有些着急。

  从那天出京的时候,舒良在驿站当中和他一番谈话,朱仪就知道,他没有别的路可走了。

  拒绝的话,成国公府的门楣当场就会不保,而一旦答应,就是彻底上了天子的船,再也下不来了。

  他那个时候才真真切切的体会到,胡濙跟他说的,想弄死李贤的心情。

  入了天子的眼,就没有第二条路了。

  所幸,看过了这段日子的朝局,朱仪觉得,这条路的未来前途还算光明。

  但是如今,要是天子也怀疑他,那可就真的完了。

  看着舒良皮笑肉不笑的样子,他就知道,光是那些虚套的话,是没办法让这么一个东厂提督打消疑虑的。

  脑子飞快的转动,忽然之间,朱仪灵光一闪,笑道-->>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