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皇兄何故造反?》

第四百零五章:瞎添什么乱(1/2)

  ,皇兄何故造反?

  闻言,卢忠看了一眼天子,见朱祁钰轻轻点了点头,于是便从袖中拿出一份文书,递到二人面前,道。

  “这是这些日子,锦衣卫审讯喜宁得到的证词,可以得知,沙窝的位置和布防情况,的确是使团所泄露。”

  “同时,使团还答应也先,可以用边境城池换回太上皇,以此引诱喜宁来大明谈判。”

  王翱和俞士悦两个人分别将证词细细看过。

  与此同时,卢忠继续道:“喜宁的证词,和锦衣卫半月前接到的军报,有多处细节俱能对得上,可信度无疑。”

  得,看来这次,锦衣卫是有备而来。

  直接就封死了别人拿喜宁身份做文章的可能。

  对于这个宦官,朝廷是知道的,他不仅投敌,而且叛国,在瓦剌之战的时候,就曾经数次给也先引路。

  关中的地形复杂,没有喜宁,也先绝无可能一路势如破竹,直抵紫荆关。

  大明甚至为了喜宁,专门发布了悬赏令,可见对这个人的重视。

  这么一个通敌叛国的贼子,如果从他的身份上做文章,并非没有可能否定他的证词。

  但是有锦衣卫半月前的军报在,二者相互印证,那么即便想要否认,也难了。

  看完了证词,王翱心中叹了口气,果然是个烫手山芋,这使团是发什么疯,竟然连这种事情都敢做。

  但是旋即,他就想到刚刚天子的话。

  有这份证词和锦衣卫早已存档的军报在,泄露军情的罪应该是没什么疑问的才对。

  可刚刚天子分明说,“有些罪名还未有确凿证据”……

  王翱现在确定,他不想听了。

  但是已经迟了,眼瞧着他二人都看完了军报,卢忠紧接着便道。

  “使团被抓之后,本指挥使依照圣命开始审问,一开始,许彬,萧维祯,张軏等三人俱否认曾泄露军情,只肯承认,曾假意许诺也先,愿意以城池换取太上皇归朝,以引喜宁入宣府伏杀。”

  “为此,他们曾传信宣府,望宣府总兵陶瑾设伏野狐岭,此事,锦衣卫已核验过兵部军报,亦属实。”

  王翱略安了安心。

  这么说来,仅是泄露军情,并非是投敌卖国,也不是擅自割城,那天子刚刚的话是……

  卢忠很快给了他们答案。

  “最初,他们三人口径一致,否认泄露军情,但本指挥使将喜宁的证词及锦衣卫密报分别拿给他们看之后,许彬和萧维祯就改了口。”

  “他二人都承认为了引诱喜宁,曾泄露沙窝的情报,但是萧维祯说,这一切都是许彬这个正使的主意,他和张軏两个人,从头到尾都被蒙在鼓里。”

  “许彬则辩称是受了太上皇的诏命,并非擅作主张,同时,说出了诸多谈判细节,包括他们如何与太上皇联络,当时情形如何,十分详细。”

  “至于张軏,则依旧矢口否认一切,因三人口径不一,又涉及太上皇,锦衣卫慎之又慎,仍在审讯当中,故此,俞阁老遣人询问之时,本指挥使不敢擅自泄露。”

  卢忠说完了话,便退回了远处。

  但是殿中却陷入了沉默,王翱和俞士悦对视一眼,皆是看到了对方眼中的苦色。

  他们今天要是没来该多好,这等事情,未免也太大了,明哲保身都来不及,偏他俩还上赶着往里掺和。

  这个时候,上首的天子幽幽开口问道。

  “许彬的证词上说,是太上皇身边的袁彬主动找上的他们,伏杀喜宁也是得了太上皇的允准的,诸多细节也看似翔实可信。”

  “但是问题是,袁彬远在迤北,无法核证此事,而许彬又拿不出其他的证据,三个人各有各的说法。”

  “这案子实在错综复杂,如今二位先生来了,刚好替朕参谋一番,二位觉得,事情的真相究竟如何?”

  这……

  果然还是来了。

  王翱和俞士悦都是聪明人,从听到事情的真相的时候,他们就明白,知道内情是有代价的。

  真相是什么,其实他们大约心中已经有底了。

  首先泄露军情的事情,肯定是真的,虽然张軏还不认账,但是许彬和萧维祯二人的证词已经足够了。

  至于到底是许彬自己的主意,或是三人的合谋,还是太上皇的主意。

  很遗憾,从逻辑的角度来说,他们更倾向于是最后一个。

  要知道,太上皇的诏命也是圣旨,如果许彬说的是假话,那么就是在矫诏。

  单凭这一条,他就要被凌迟处死,还会连累一家老小发配边疆。

  相较之下,泄露军情-->>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