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皇兄何故造反?》

第五百三十一章:投石问路(1/2)

  大明的朝臣,向来是翻脸无情的。

  尤其是在面对君王的时候。

  前世,朱祁钰一度以为,他励精图治,宵衣旰食,听言纳谏,仁慈布德,对这些大臣施恩,那么他们自然也会体谅自己的难处,明白他的苦衷。

  然而一场易储风波,让他看的清楚明白。

  在这些大臣的心中,君王布德天下,优容朝臣,是本分,而不是施恩。

  做到了,他们会交口称赞贤君,做不到,他们会争相劝谏。

  他们需要的,是一个没有感情,永远按照仁孝礼义治国的君主。

  这个君主,是不能有一点点的私心的,否则,便是不贤,便会使群臣离心。

  所以如今,朱祁钰心中其实并不在意,群臣是如何想他的。

  这一点,其实朝中的七卿大臣们,都隐隐有所感觉。

  天子在他们面前,从来都不掩饰天家之间的真正局面,他们在劝谏天子的时候,也从不会指望什么天家情谊之类的话,能打动天子。

  但是,除了他们之外,朝中的诸多大臣,对此其实并没有真正的察觉。

  他们天真的觉得,天子好名,好贤名,重礼法,一直在维护天家的和睦。

  然而,他们并不清楚的是。

  在朱祁钰的心中,早已经分清楚了朝廷和天下的区别!

  他需要稳定的是大局,是万民。

  天家的和睦景象,只需要让天下万民知晓,便足够了,这对社稷是有好处的。

  与此相同,太上皇去土木堡致祭,对于天下人来说,是他们牺牲的亲人子弟得到了正名,对国家来说,是民心的安稳。

  有这一点,就足够了!

  所以,林聪用任用权宦的名头来压他,朱祁钰心中其实是丝毫都不在意的。

  他们心里都清楚,舒良是皇帝的代言人。

  所谓闯宫围府,逼凌太上皇,哪是一个太监敢做的?他背后必然站着的是天子。

  这些御史要朱祁钰处置舒良,其实就是变相的要天子低头。

  为所谓的“天家和睦”低头。

  但问题是,朱祁钰要的,从来都不是真正的天家和睦,更不是群臣虚假的奉迎。

  他心中所存是万民,系的是社稷。

  所以,万民觉得天家和睦,天家就必然和睦。

  这也是朱祁钰大张旗鼓的迎接太上皇,甚至不惜自降身价,打算亲自郊迎的原因。

  老百姓们,没有那么多的弯弯绕,也不懂得什么政治意义。

  他们所看到的,就是轻易不出宫的皇帝,在见到自己的哥哥回京之后,欢欣鼓舞的大张旗鼓去京郊迎接。

  看到的,会是天家和乐,亲亲之谊。

  这些便足够了!

  朝臣们看到的是什么,对于朱祁钰来说并不重要。

  因为随着太上皇的归来,双方的矛盾愈演愈烈,这种脆弱的“天家和睦”,迟早会被打破。

  但,这些朝臣意见再大,也只是在朝廷内部,影响不到整个国家。

  天子固当仁慈,但不能,也不会仁弱!

  强行在朝野上下,都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,最终只会作茧自缚。

  维持朝局的稳定,目的是为了维持国家的稳定。

  这一点,朱祁钰一直十分清晰。

  就如这一次,土木堡祭奠,对于百姓万民来说,是众望所归,所以他要做。

  至于会不会因此受到朝臣的不满,最终会闹成什么样子,那就要看,这帮人能逼他用处何等手段了。

  舒良,是一颗试金石,也是一个问路的石子……

  真正的交锋,从此刻开始。

  殿中的气氛愈演愈烈,科道的官员一个个站出来,但是,主张基本上都相同,绝大多数都是要求严惩,只不过,说话的口气有些比较婉转,没有林聪那么激烈而已。

  天子依然没有任何表示,于是,最前头的绯袍方阵当中,站出来一位老大人。

  刑部侍郎,周!

  他说:“陛下,舒良份属内宫,本是天子家奴,非臣等及法司可以审判,但此事干系重大,群情激奋,若不处置,恐失朝臣之心,故臣斗胆,请陛下宣舒良上殿,与朝臣对质,若果真有胁迫逼凌太上皇之举,自当严惩不贷!”

  应该说,这算是态度比较柔和的方式了。

  没有直接要求处置舒良,而是要求审明详情,算是小小的退了一步。

  于是,殿中安静了下来。

  这些科道官员自然是群情激奋,但是也不是傻子,知道如今在保舒良的是天子。<-->>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