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不是戾太子

第44章 引蛇出洞(1/2)

 随着近数日的修整,不久前还空无一人的滇池县,逐渐恢复了些生气。而逃离到周边村落的百姓也拖家带口跑了回来。

 此时的刘据却孤身一人伫立在昔日的郡府库房前,许久不曾吭声。

 粮食、册簿、文档等物,全在这一场大火中烧得精光,留给他的几乎是一座毫无资源的空城。

 没有粮食,没有器械,没有充足的人手。

 刘据感觉自己头皮发麻,他再次碰上了一个烫手大山芋。

 哪怕那些残兵败将不撤退,在这和自己硬碰硬打一场,也比当下的境况要好啊。

 真是些狠人,连老窝都敢烧。刘据暗暗骂道。

 而就在一个时辰前,那个引发毒烟的罪魁祸首,已经被找到了。

 在这座城的库房中,竟然还存放着一箱箱疯人果!而残余的叛军在撤退之前,一把火将它们烧成了“黑煤球”

 如果不是数量太多,还有些许个没烧到变形,他们还发现不了这回事。

 一听到这个消息,刘据简直要窒息了。

 就在这时,手下的士兵来报,公孙贺率一万军队,带着缴获的粮草和武器正往这赶来,如今已到城门口了。

 刘据闻言大喜,他正愁不知道该怎么解决接下来全军的吃食,“快!带我去城门口迎接公孙将军!”

 城门外,公孙贺和身后的将士们全副武装,跟在他们的身后的是一车车的辎重。

 “诸位辛苦了!”刘据骑着马出现在门口,他的目光停留在后方的粮草军械上,激动地喊道。

 在他的命令下,一万将士依次有序地列阵入城,而公孙贺一个侧身跳下了马,径直走向刘据。

 “殿下,您这几日过得如何?”他端详着这个外甥的脸,确认无恙后才放心。

 “姨父,孤这几日倒是没碰到什么叛军……”刘据一五一十地将这几日的事讲给了对方听。

 “这样看来,此前我军在博南山消灭的军队应该就是他们的主力,剩下的残兵败将想必是逃往附近去了。”公孙贺听罢,沉吟道。

 “那些残存的叛军不足为惧,孤已经命令下告示到周围郡县,如有主动投诚者,既往不咎,不然,格杀勿论!”刘据看向了城外,那里遍布着一个个村落。

 和幕后主谋相比,这些人只是些小鱼小虾,掀不起什么大风浪,刘据自然也不会将主要的精力放在捕杀这些人身上。

 他更想借助这次叛乱,拔出滇地的祭司阶层,将他们连根斩除。

 他们才是大汉在西南地区碰到的真正敌人。

 “话说姨父这次怎么带了一万人过来,剩下的人呢?”

 “殿下,您难道忘了我们在博南山还有五万劳工吗?我让可蒙带着剩下五千人在那监督并保护他们继续进行山道的开凿,想必这些天就要完工了。”

 公孙贺来之前分了些粮食给他们,自己则带着剩余的物资前来滇池县协助刘据。

 刘据闻言眼前一亮,“不愧是姨父,想得如此周到。这么一来,我们的计划还是有条不紊地进行着。”

 说完,他又想起了什么,叹了口气。

 “不过姨父你知不知道,我们返回中原的路被破坏了,目前这十来万人是出不了益州郡了。”

 “什么?!”公孙贺大惊失色,“长安那边知不知道我们的情况?”

 刘据摇了摇头。

 “孤也是入驻滇池县后才知道的这个消息,不过就算知道了也为时已晚。”

 不知道武帝那个老家伙会怎么想,不会以为自己要占山为王吧……算了算了,还是想想现在的事吧。

 刘据摇了摇头。

 公孙贺抬头看了看天,无力地说道:“此前我在滇池县被王融追杀时,曾派手下部分将士突围前往附近郡县求援,不知道他们有没有成功……”

 “罢了,”刘据叹了口气,“孤也在命人各种寻找通向外部的道路,不过我们当务之急,还是得安定好滇地的种种状况。”

 “对了,一会孤便修书一封,命人送到博南山,等山道修建好后,便让可蒙带剩下的劳工前来滇池县。至于通向外部的官道被毁之事,暂时先不和他们说了,以免生乱。”

 他看了看那一箱箱辎重,心里有个可怕的想法。

 既然这十万劳工已经无法原路返回,那么得给他们一个新的去处。

 这时,手下突然来报。

 “报!五万劳工已沿此前的小道,正朝滇池县赶来!”

 “还有多远?!”刘据一听是苏木达按照原计划带人来了,激动地转过身去。

 “还有二里。”

 “好!传孤旨意,带这行人入-->>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