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四合院:从截胡秦淮茹开始》

107.被孤立只好独享成果,下午拆晚上做模型当天就通关(求全订)(3/7)

点乐的笑出声来。

  好家伙,你们觉得这样是占了我和轧钢厂的便宜是吧?

  可你们知不知道,我搞来了这两台设备后,正琢磨着该怎么把其他的设备也弄过来从低级到高级挨个研究呢!

  因为技术不可能凭空出现,总得有个东西做基准,参与拆解这些洋货就是个好机会。

  这下好了,你们自己送上门来,那不就正合了我的意么?

  挺好的,报告你们写,荣誉我来拿,舒服啊!

  得了,准备开演吧,这次是大型连续剧,一共十几台先进且被故意破坏的设备,没个两三年都别想成,而这种速度已经是张元林控制过的,绝对比没有自己参与要快一倍多。

  并且在这个过程中,自己要制造各种瞎猫碰上死耗子的巧合,然后还得在循序渐进中,慢慢的展现出一些专业的理论素养。

  毕竟跟着这么多工程师们一起共事,就算自己啥也不懂,跟着听个一年半载的,多少也得了解一部分的理论知识了,两三年的周期,总不能从头装傻到尾吧?

  就这样,张元林被动提前预约好了轮流去各家单位参与拆解和研究工作。

  但是有个前提,那就是张元林这边得整点名堂出来,哪怕是碰运气也好,至少要让他们看到希望。

  张元林是乐呵呵的接受了,时刻表现出对这种从未接触过的新鲜事儿的向往与好奇。

  但杨厂长的脸色不太好,倒不是他有私心,而是接受不了被套路,被道德绑架。

  不过这事儿要真的弄成了,的确会对国家发展和行业进步有着一定的帮助,再说生产力跟上了,技术提高了,多少也会影响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。

  罢了罢了,权当是为国为民为行业了!

  各大单位适当性的会竞争一下,但是在大局观面前,私心不能有,不然就是阻碍国家发展的罪人了,这一点杨厂长心里还是有分寸的。

  聊的差不多了,杨厂长带着自己的团队走出车间。

  随后杨厂长把张元林拉到一边,语重心长的说道:

  “小张啊,别家的事儿得靠后,你要铆足劲,先全身心的投入到咱们这两台设备的拆解和研究上去。”

  【认识十年的老书友给我推荐的追书app,野果阅读!真特么好用,开车、睡前都靠这个朗读听书打发时间,这里可以下载.yeguoyuedu】

  “毕竟咱们是第一个做选择的,得打个样儿啊!多少得弄点成绩出来,不然会被人看笑话的!”

  “好歹咱们也是第三轧钢厂,我也是十分相信你的,所以你应该知道这么做吧?”

  一出门,杨厂长就迫不及待的给张元林加油打气。

  张元林知道,杨厂长这是有点着急了,他害怕自己还没把家里的事儿没搞完就跑去别家折腾。

  这让张元林觉得有些好笑,心想你当我是玩儿呢,跑这跑那的,过家家?

  也是,这得怪我演的太好了,本来想体现一下我的上进心,结果让你误认为我是不专注,哪里都想插一脚。

  “放心吧,杨厂长,我肯定得先把咱们家的事儿办好了再说别的,而且我要不搞点成绩出来,也不好意思去别家啊!”

  听到张元林这么说,杨厂长松了口气,

  “得,你能这么说我就放心了,因为你小子认真工作就没出错过,我相信你这次也不会让我失望的!”

  这时,一旁的六名工程师神情幽怨的靠了过来。

  “杨厂长,就问一句,这事儿还需要我们参与吗?”

  被一直忽略到现在,还是被一个机修工盖过风头,他们已经忍耐到极限了。

  杨厂长听完一愣,这才发现自己确实忽视了工程师们。

  于是杨厂长立马露出和蔼的笑容,说起了颇为官方的好话。

  “总之,咱们都是一个队伍的,当然要齐心协力,把事情做好。”

  “小张呢,他只是一个机修工,很多地方还有不足之处,得靠着你们多带着点儿。”

  “设备今天下午会让大车送到咱们厂子去,就放在研发车间,你们双方要放下成见,精诚合作才是啊!”

  六名工程师一听,立马就不高兴了。

  “我们没有否认张元林的选择就已经很给他面子了,还要让我们双方合作,这不合适吧?”

  “确实,专业的事最好还是交给专业的人去做,张元林是机修工,我觉得让他继续留在车间里做修理的工作比较好。”

  “如果杨厂长您非要让张元林一起跟过来搞拆解和研究,那就分开来,各做各的,免得互相干扰,影响工作进度。”

  虽然不知道张元林是靠着什么本事赢得了这么多领导的重视和追捧,但是在这些工程师的眼里,机修工就是机修工,没道理-->>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