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四合院:从截胡秦淮茹开始》

112.初步演示引起厂领导高度关注,工程师们挑刺被群怼心态血崩(4/7)

,没造过机器,所以有些地方设计的不太合理,大家将就着看吧!”

  张元林态度端正,语气诚恳,为自己没把模型做好表达歉意。

  众领导没说话,围观的工程师们差点被这个丑八怪给辣哭眼睛,同时也确认了张元林的确没这方面的技术水平,至少设计机械物件的能力是很差劲的,不然也不会搞出这样一个看上去就难以正常运行的模型出来。

  杨厂长的表情有些不太自然,心想自己可能是对张元林寄予的希望太高了,虽然希望能碰上好运气,可张元林到底就是个机修工,不能太勉强。

  这个时候,那六名工程师当中有人忍不住了。

  “杨厂长,昨天我就说过,张元林的修理本事或许真的很厉害,但他不适合呆在研发车间做事。”

  “没错,正所谓隔行如隔山,擅长拆解擅长修理不代表他就有搞研究的能力。”

  “是啊,搞研究是很难的事情,张元林还是太年轻了,他要学的东西有很多。”

  “别的不说,张元林连理论基础都没有,我们说的话他听不懂,他想表达的又说不出来,这多难受?”

  “不过这样也好,至少让张元林尝试过了,也算让他尽力过了,不至于心里不服气。”

  “杨厂长,我觉得还是让张元林回维修部比较好,他在那边能发挥更大的作用,比呆在这里强。”

  终于有机会把张元林撵走了,这六名工程师一个接一个,跟玩接龙似的。

  趁着杨厂长和众多领导在现场,而且还有这么多懂行的工程师看着,他们觉得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,必须要把握住。

  机修工就是机修工,他就不应该来研发车间!

  赶紧滚蛋吧,以后也不会有再见面的机会,自己的眼前终于能清静了!

  杨厂长没有立马回答,而是看了一圈周围,发现有人选择站边,认为机修工的确不该来研发车间,但也有一部分人紧紧的盯着张元林带来的木质模型,似乎因为这个模型引发了一些思考。

  领导们的技术水平不到位,肯定不会乱说话,不然丢人,但他们都清楚,这六名工程师是想趁着他们在场,想以他们的命令让张元林彻底离开研发车间,以后也别想再回来。

  杨厂长也没有直接决定,而是根据现场的情况思索再三,看向故意面露难堪和尴尬之色的张元林,问道:

  “张元林,你自己决定吧,去还是留?”

  这还是看在娄半城的面子上,杨厂长决定让张元林自己做选择。

  都这个情况了,如果张元林有把握,就可以厚着脸皮试一试,要是没把握,那还不赶紧跑?

  反正不管选哪一个,只要是张元林自己的意愿,杨厂长就不会难办。

  别杨厂长一声令下让张元林去或留,要么让张元林丢人现眼,要么让张元林回去以后抱怨自己,不管哪一个,万一传到大股东娄半城那里就不好了。

  张元林默默的瞟了一眼被自己引诱出来的六条大鱼,然后挠头说道:

  “杨厂长,东西我都做好了,也带过来了,不如让我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再走。”

  这意思很明显了,把想说的说完就能没有遗憾的走。

  杨厂长松了口气,心想这事儿就这样结束也挺好,张元林没脾气,自己也好交代。

  反正就是找来试一试的,不成也没关系,杨厂长倒是想的透彻,就是没想到张元林会被工程师针对。

  好在这事儿马上就要结束了,然后张元林就能继续回修理部上班,工程师们这边也能通过刚才发言的进展进行深入研究,这样挺好。

  可那六名针对张元林的工程师们却是哼声一片,脸上满是深深的讥讽和不屑。

  的确,张元林带来的模型真的太丑了,懂行的人只看一眼就知道绝对运转不起来。

 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,张元林说是要一边演示一边讲解的,结果上来就露了个丑。

  张元林先是结结巴巴的说明了一下这个结构的大概思路,虽然没啥专业术语,但是作为机修工,他能精准的喊出每一个零部件的名称,所以开头有点尴尬,但勉强过关,让现场的人都明白了个七七八八。

  这个时候大家也明白为啥张元林要带模型来了,因为没东西演示,谁知道张元林说的这些零件是怎么安装的?

  然后出丑的事儿就来了,张元林一边说,一边用手去拨动模型,试图让整体运动起来。

  结果刚伸手一动,啪嗒一下,整个模型直接散掉了。

  看到这一幕,那六名喊着让张元林离开研发车间的工程师忍不住大笑了起来。

  张元林手忙脚乱的去把散件捡起来,然后故作思考了片刻,接着两手一摊,-->>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