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韩娱]月光记

第87章 一日(2/3)

密啦,我还没有公开呢。”

 大学读了快一年了,还是不太好意思说出来自己是这所学校的学生,总觉得是侥幸才能考出当初的分数,和面试官谈论的也恰好是喜欢的主题,幸运得直到现在还不停地怀疑这是不是现实,完全做不到理直气壮地宣告自己的学校。

 “好的。”伊莎贝尔看她完全就像看孩子一样,温和地笑笑,“我会保守秘密的。”

 两人的闲聊没能持续多久,就被工作人员引到了前面拍照。

 记者们都在喊伊莎贝尔的名字,看这边看那边的叫声被满场的伊莎贝尔淹没得都快听不见了,偶尔能有冒尖冲出重围被陈楚侨捕捉到的,她就会顺势看过去。

 合影拍完了就是单人照,陈楚侨的顺序在伊莎贝尔洪尚秀之后,比起叫伊莎贝尔名字的那种声嘶力竭,记者对她就平静礼貌多了,用英语说着,“请看左边”“请看右边”。

 拍完照后,几人进了场馆里参加电影小型的招待会。

 头几个问题都是问洪尚秀和伊莎贝尔的,伊莎贝尔回答问题时不经意说出“和伊莎贝拉”,她沉默两秒反应过来,指了指自己“伊莎贝尔”,又拍了拍陈楚侨的肩膀“伊莎贝拉”。

 大家被这带着点傻气的举动逗笑,也开始称呼陈楚侨伊莎贝拉,一位男记者问道,“这次的电影拍摄和其它的有没有什么不同?”他可能是觉得她有英文名就又飞快地用英语复述了一遍。

 “oui”

 脱口而出法语,陈楚侨一顿,想起记者后半段是英语,她迟疑地看了看伊莎贝尔又回到记者脸上,不确定地问,“franaiseou(法语还是)englishor…”韩语?

 话没说完就被争先恐后的几声“franaise”打断了,这时记者们突然意识到她全程都没有戴过耳机听翻译,表情几乎可以称上是欣喜若狂,都是像发现新大陆一样。

 甚至还明目张胆地讨论了起来,“ohlàlà她会说法语!”

 陈楚侨不禁发笑,在众目期待下开始用法语回答问题,“很特别的一点是没有剧本,每天早上才会拿到剧本,知道当天要拍什么,然后工作人员准备工作都忙疯了,我们也只能趁这短短的时间快速记住台词。”

 除了她外,其余两位演员和兼导演编剧制作于一身的洪尚秀都是60后了,陈楚侨坐在那真是俏生生亭亭玉立的一朵娇嫩欲滴鲜花,尤其出脱。接下来一连两个问题都是问她的,也不清楚是知道了她会说法语还是什么缘由。

 “和伊莎贝尔合作很有趣,导演的剧本内容其实很少,所以很多时候都需要我们自己发挥,一边喝咖啡一边闲聊,内容都是自由发挥。”

 因为实在是太过闲聊,如果问陈楚侨当时说了什么,她真是一点记忆都没有了。

 幸好记者并没有追问下去,招待会没多久之后也结束了。过后是试映礼,这期间他们可以回去休息一段时间,也需要为接下来的红毯换上礼服。

 第一次走上戛纳红毯,陈楚侨其实并不紧张。这部电影本来就只是特别放映,不参与奖项角逐,但更重要的原因是,伊莎贝尔从下车后就全程牵着她的手。

 伊莎贝尔个子小小的,陈楚侨却能感觉得到拉着自己的手,瘦却格外有力量,周围的人都在喊着伊莎贝尔的名字,她依旧面色平稳冷静地朝着不同方向的镜头摆姿势。

 后来无数次被问起初次走戛纳红毯的经历,陈楚侨都会不厌其烦地纠正大多数人以为的落笔生花红毯,再把自己的安全感归功于伊莎贝尔给予的镇定和安稳。

 第一次戛纳红毯就这么平平淡淡地结束了。

 直到走进影院坐了下来,屏幕上已经在播放片头,陈楚侨还对片子的内容没有一点头绪,拍这部的戏整个过程都太奇妙,她根本无法想象成片会是什么样。

 她角色的是韩国人全曼熙,为一家做电影销售的韩国公司做法语翻译,遭到无理由的解雇后遇见了伊莎贝尔饰演的巴黎音乐老师克莱尔。克莱尔热爱摄影,坚信“因为改变事物的唯一方法就是非常缓慢地重新审视一切。”

 电影是倒叙的形式,年纪相差甚大的两人成为了好朋友,在克莱尔的帮助下,全曼熙发现了自己被解雇背后的秘密。

 戛纳的街道、海滩、咖啡馆和公寓就是影片的大部分场景,克莱尔拍摄的照片穿梭于全曼熙经历的揭秘之间,略带悬念的故事在一个个单一的、长镜头中随意而自然地展露,巧妙的对话在这个抒情清淡的片子里交错。

 镜头和构造都很克制,但剧本中紧张的关系冲突一点都没被掩盖,即兴的创作和精致的呈现平衡地融合,匆忙之间反而有种朦胧模糊的美感。

 电影里有一幕是全曼熙坐在海边,背后是灰白的天空,她看着远处,那双盈着汪汪春水的眼睛柔软、忧郁、耐人寻味。
<-->>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