穿成恶毒继姐后,她靠虐渣续命

第177章 天然盐场(1/2)

 元浔确实很支持封南絮,第二天他就将盐司部门建了起来,并且下令,所有人员调配全归封南絮去管。

 封南絮深知此事重大,格外慎重。

 岭南靠海,且海滩辽阔地势平坦,可以说是天然的盐场。

 但是,制盐并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事情。

 单单是晒盐,就需要经过建滩、整滩、纳潮、制卤、结晶和捞盐归坨七套工序。

 而封南絮也是头一回操作,着实的不熟练。

 首先第一步,就是建滩。

 建滩是在平坦的沿海荒滩上,按照一定的滩池数建造。池埂一般高约半尺,建成一个方形池,面积从上到下每个方形池边长一般为八步,每步五尺。

 滩池由上而下逐个挖低,落差一般为三寸,上下池之间开有池门,用以向下流水。

 底池筑坨台,俗称盐坨,以备储盐。

 滩池周围挖二面或三面大沟,俗称盐沟,以备纳潮储水。向海一面的沟堤开一水门,且设闸门以备启闭。

 其外再开一“潮沟”,直通于海,用以引潮入沟,备盐沟纳潮用。

 只是建滩,就要耗费不少的人力物力及时间。

 好在封南絮是做了大量准备工作的,一切有条不紊的进行。

 在盐滩建成后,封南絮并领着人手开始整滩。

 整滩便是将池内的泥土挖松,晾干,再放入海水泡稀。接着,让人赤脚在池内把池踩匀,用刮板刮平底池,然后将池内海水排出晾干。最后,用光墩也就是石头制成的粗大圆柱形石头压实压平。

 等到滩池周围的大盐沟挖成后,涨潮时即可开水闸纳潮,抓住最高潮位,将潮纳满。

 纳潮后,便用水车汲取沟内海水灌入高卤台内,次日,将高卤台内的海水放入到二卤台,在将高卤台汲满海水。第三日,将二卤台的海水放到三卤台去,高卤台内的海水放到二卤台,又将高卤台汲满。

 逐日依次类推,利用日光蒸发水分,提高卤水浓度。

 此道工序,可以说是最难的。因为要根据自然蒸发条件,卤水既能跑到池底饱和又能足用。

 三个月折腾下来,封南絮一行才是摸索到一些诀窍,人也晒成了煤球。

 “东家,这样真的能晒出盐吗?”庄重还有大毛等人跟在封南絮身边,看着一望无垠的滩涂,有些难以置信。

 他们都是土生土长的古代人,且一直生活在内陆城市,虽说知道盐是个好东西,还真不知道怎么弄出来。

 也是跟在封南絮身边,才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。

 “放心吧,我们会成功的。”封南絮倒是乐观的很,抬手拍了拍他们的肩膀,笑了笑。

 “这种事情可急不来,起码得晒上九个月呢。”

 “这么久?”庄重跟大毛都惊呆了。

 封南絮点了点头,“不然呢,要那么容易晒出来,朝廷何至于专门开辟出一个部门来管盐。到时候咱们真能晒出盐来,那日子可就不是现在咯。”

 “我们信东家的。”庄重跟大毛对封南絮深信不疑,即刻附和她话道。

 一行人又在滩涂上巡了一遍,直到天都黑了,才是回到王府。

 与此同时,庆州的知府衙门里头,也盯上了封南絮。

 “我说姐夫,那丫头瞧着就是有两把刷子的。真让她把盐给制出来,往后王爷更不得把他捧在手心上了。”说话的是一中年男人,面容干瘪消瘦,唇边挂着两撇八字胡。

 他口中的姐夫不是别人,正是庆州的知府冯明远。

 “她便是能制出来,那也是好事儿。”冯明远拧了拧眉斜过八字胡一眼,对他的话不甚在意。

 八字胡冷哼了口气,“哼,也就姐夫你心大。”

 “您说您,是老早就投到定国公府门下的。大老远的将您派到这穷乡僻壤里头来,说是一州知府,可其中煎熬不用我说,您自个儿知晓。”

 “好不容易吧,把王爷盼过来了。没错,王爷到岭南来,是要做大事儿的。”

 “而王爷把灾民引到岭南来,确实是解决了不少的问题。岭南多山人烟稀少,那群流民一过来,倒是开垦了不少荒地。可是姐夫嘞,您也不能干看着呀。”

 “您在这破地方守了十余年,怎么也得抢个头功吧?”

 “你说的容易,前些日子闹的事情,王爷不记我一过倒是算好了。”冯明远何尝不想立个头功,奈何上次那些刁民的事情,把他闹了个没脸。

 “所以我才说你脑子不会转弯。”八字胡冷不丁呛了一句。

 “你看看王爷,把盐司都交到那丫头手里,还给她批了地开什么服装工坊。对了,你还听说了吗,王爷还要建一支-->>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