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北宋大法官》

第一百一十九章 布局(2/3)

事实如何,在所有人眼中,高文茵已经是张夫人,再倒回去,反而会令高文茵的名誉受损,也会增添不少麻烦。

  史挺秀稍稍点了下头。

  高文茵这才道:

  等到他们出去之后,张斐突然看向许止倩道:

  许止倩轻轻哼道:

  张斐呵呵道:

  许止倩道。

  张斐点点头道:

  许止倩猜得一点没错,张斐一早就想好,要留这些人在身边,只不过他知道,这些人是离不开他的,冯南希的担忧不是没有道理的,这官司令很多人损失惨重,若有机会,官府肯定会报复他们的。

  拿张三没办法,还怕是你史二么。

  故此他一开始表现的非常大度。

  ......

  三日之后,开封府终于公布此桉的结果。

  避重就轻,不谈什么祖宗之法,而将此桉原原本本告知市民,公布对刘敬等人的处罚,死了也要受到惩罚的。

  同时表示将会立刻退还史家一切财物,以及告知百姓,皇帝圣谕,今年朝廷必将就差役法进行改革,务求不让此等恶桉再度发生。

  开封府的百姓是喜极而泣,奔走相告。

  当日,王安石超越张斐,成为热榜第一。

  几乎没什么人提及张斐。

  到底是屁股决定脑袋,百姓也知道,张斐最多就只能救一家人,真正能够为天下人伸冤的,还得是大丈夫王安石啊!

  之前的争论中,谁都知道王安石要变法。

  百姓们非常期待。

  这场官司,王安石是大获全胜。

  为他变法奠定了一个非常非常美妙的开局。

  关键这也预示着,变法是不可逆转。

  若是不变,则失信百姓。

  可见神宗破釜沉舟的决心。

  垂拱殿。

  今日站在这里的不是王安石,而是司马光。

  赵顼稍显愧疚地说道。

  司马光和王安石都提出变法之策,对于神宗而言,是二选其一。

  如今他选择了王安石。

  司马光心中暗叹一声,嘴上却道:

  其实现在他也并不是反对王安石变法,他只是感到担忧,因为他了解王安石的性子,如今事已至此,就试试看呗。

  是骡子是马熘熘才知。

  赵顼闻言大喜,赶忙道:

  虽然名义上,宋朝的宰相是同中书门下平章事,但是自仁宗以来,参知政事渐渐成为真正的宰相,同中书们平章事反倒成为一个荣誉称号。

  不用想也知道,到时王安石也会加升为参知政事。

  这就是帝王心术。

  赵顼对于王安石的信任,那是母庸置疑的,但是身为皇帝,还是要平衡朝中局势。

  那吕诲就太直,之前直接对王安石发动人身攻击,将他对王安石个人的厌恶,已经表现的是淋漓尽致。

  朝中谁都知道吕诲非常讨厌王安石。

  而御史台就是骂人的。

  赵顼不可能再让吕诲继续担任御史中丞,虽然吕诲确实抱病在身,但其实并非是主动请辞,而是赵顼给予他暗示,你若不自己走,我也会赶你走的。

  反倒是司马光不曾公开表示过反对王安石变法,他与王安石争得也是道理。

  神宗就希望让司马光上位,安抚住保守派。

  大家先不闹,以国家利益为重。

  司马光沉吟少许,道:

  赵顼忙问道:

  司马光道:

  目前司法立法部门中,审刑院权力最大,这审刑院的权力就是来自于刑部和大理寺,是同时具有立法权和司法权的。

  赵顼眼中一亮,由王安石控制大局,由司马光着手细微,这一大一小,倒也合适,也符合他们的性格,于是道:

  话说至此,他稍稍一顿,

  关于御史中丞的职位,他肯定是会安排保守派接任的,身为皇帝,再信任某个臣子,还是会留几手的。

  如果御史台都被王安石的人控制,那到时谁监视王安石?

  司马光早就料到,只不过他原本打算让吕诲继续担任,但不曾想,吕诲这直性子到底是没有守住。

  不过他也已经想好另外的人选,

  他口中的文公,指得自然是文彦博,如今文彦博半闲赋在家,一朝天子一朝臣,神宗即位,他就退了下去,被陈升之顶替。

  而陈升之就是王安石举荐上来的。

  又听司马光道:

 -->>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