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北宋大法官》

番外三(3/5)

  李四点点头道:“这是风月报最新出的画册,汴京八大花魁,方才三哥看得就是得月楼的柳兮兮。”

  张斐道:“但这是彩色的?”

  李四道:“据说这是风月报最新的发明,他们又调出四种颜色,专门用于印刷。”

  张斐点点头,“原来如此。”

  然后将画册递给李四,又向牛北庆道:“大牛,你自己去买一本。”

  牛北庆道:“全都卖完了。”

  张斐道:“报我的名号吧。”

  “那行”

  牛北庆顿时转忧为喜。

  这宋朝的科技树全点在印刷上面,这方面的技术真是突飞猛进,没有别的原因,就TM的挣钱啊!

  不过也反哺了其它行业,尤其是冶炼方面,目前铜、铅冶炼,全都是来自于印刷行业。

  邸报院。

  “听说这印刷机器,就是你想出来的?”

  张斐看着旁边那个铁质大螺丝,向一名三十来岁的工匠问道。

  那工匠忙道:“是的。”

  张斐好奇道:“你是怎么想出来的?”

  那工匠道:“回大庭长的话,我是见到我妻子在拧干床单时,是将床单的一头绑在树上,虽然她力气很小,但也能拧干,于是我就想到用这种方式来压板,只要搬动几下这木把手,一个人就能够印出来。”

  “拧床单?”

  张斐笑着点点头道:“有点意思。今年慈善基金会的奖金,大头肯定是你的。”

  “哎呦!多谢大庭长,多谢大庭长。”那工匠顿时喜出望外。

  一旁的王安石呵呵道:“大庭长认为这个,可否申请激励法?”

  张斐点点头道:“当然可以。尤其是这个装置,我想它可以用于很多需要固定的一些设计上面,比如我们的火炮,轮子等等,我建议不要以印刷机去申请,要以这个装置去申请,那应该能够赚很多钱。”

  这其实就是螺丝的原理,只不过大规模使用,可能还需要时间,因为他这是锻造出来,然后经过细心打磨才制成的,用于印刷方面,成本再高,也非常划算,但用于其它方面可就不一定。

  花一个月打磨一个小螺丝,然后用门上,螺丝都比门贵,这不是扯淡吗。

  “真不愧是大庭长,眼界就是不一般啊!”

  王安石眼中一亮,又道:“也真是不容易,咱们事业署可算是弄了一点名堂出来,不至于被那些商人天天羞辱,咱们弄张印刷税币,还得给他们钱。”

  他到底心高气傲,而且崇尚官府集权,对于官署总是搞不赢商人,他内心其实很介意的。

  张斐道:“这钱你们还得继续给啊!”

  王安石道:“你指得是风月报的彩色印刷?”

  张斐点点头道:“如果税币用上这彩色印刷,就更加难以仿制。”

  王安石叹道:“我们之前怎么就没有想到,用彩色印刷?”

  张斐道:“证明你们还不够努力,对工匠还不够好,这种事只要慢一步,这钱,呵呵,出得更多!”

  王安石点点头道:“你说的不错,自从有了激励法,就是印刷再多的报刊,也没有一向发明来的挣钱,那竹纸商人如今已经成为江南数一数二富豪,这才几年光景。往后只要他们发明出技术,申请到激励法,授权费,得分他们一半。”

  张斐笑道:“这可能不够,我听说风月报那边,工匠是拿七成走。”

  根据激励法,工匠在工作中的创造是属于商人的,这个七成是属商人与工匠的协议,不是属于激励法。

  “七成?”

  王安石惊讶道:“这么多吗?”

  张斐道:“逼得我们正版书铺也得给七成。唉。”

  卷!

  这激励法出台后,各家都在卷。

  王安石叹道:“七成就七成,总比出钱要好。”

  张斐笑道:“我也是这么想的。”

  旁边的工匠们,全都已经竖起耳朵,咱们工匠的春天要来了,弄出一个发明,咱赚得比商人还多。

  在作坊里面转悠一圈后,二人又来到休息室,王安石道:“关于税务司那篇文章,你看了吗?”

  张斐笑着点点头道:“这是对税务司最好的宣传,连对方控制的地盘,都能将税收上来,谁还敢偷税漏税。”

  王安石哈哈笑道:“我正是此意啊!”

  稍稍一顿,他又道:“也正是因为如此,朝廷现在正在考虑,是否一鼓作气灭了李朝。”

  张斐道:“我觉得没有必要。”

  王安石问道:“为何?”>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