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北宋大法官》

第三百八十一章 何不食肉糜(2/3)

我,只是因为我不是孟子,那我也就认了,我确实不是,我也比不上。”

  “你小子休在此含沙射影,指桑骂槐。”

  蒋之奇怒斥一句,又道:“孟子这句话蕴含仁政思想,是劝解君主要宽厚待民,施以恩惠。而你那句话,是强调个人利益,岂能一概而论。”

  “歧义!”

  张斐道:“御史台的奏章也没有说我这句话是错的,而是说会否引发歧义,从而推论我这人心术不正,意图谋反。

  我也知道孟子这句话是什么意思,但我们要争论的是,这句话会否引发歧义,如果说有一个农夫看到这句话,立刻认为他才是老大,君主只是在他之下,孟子是否有罪,他的言论是否要删除?”

  “你大.大胆。”

  蒋之奇立刻向赵顼拱手道:“官家,此人欺君罔上,罪无可赦,还请官家立刻降罪此人。”

  不少人也面露愠色,交头接耳,窃窃私语。

  这小子怎敢如此?

  要知道自唐中到元初,就是孟子成圣之路,虽然后来朱元璋想将孟子压下去,但也没有压下去,而如今孟子的思想正在蓬勃发展,盎然向上。

  这里面有大部分人都是孟子的教徒。

  如富弼、吕公着等人。

  赵顼点点头道:“朕听着的,待会自不会饶他,但是朕也希望他能够输得心服口服。”

  言下之意,你先辩过他再说。

  你们这么多老夫子在此,争不过一个黄口小儿,还请朕帮忙,都不要脸了么?

  还真是如此,蒋之奇这句话,顿时赢得学生们的鄙视。

  彭思言立刻站出来道:“谁说我们认同你这一句话,舍生取义,便是孟子所言,而你强调的是利益,此与孟子的思想是背道而驰。”

  “关于法制之法的义与利,上堂课我已经论述过。”

  张斐一笑,又道:“但是彭御史说得是与孟子此言背道而驰,上堂课确实没有明确谈论这一点,而孟子这句话指得君民关系,那我们就看看,是否真的背道而驰。”

  说着,他退回到木板前,手往上一比,“你们认为这两句话有关系吗?”

  学生们摇摇头。

  “没有?”张斐问道。

  你又来了!

  学生们又蒙了。

  他们最怕张斐问这种问题。

  “想给你们一个表现的机会就这么难吗?”

  张斐是哀其不争地看着他们。

  蔡京心想,哪回是给表现了,全都是给难堪。

  张斐无奈地摇头一叹,又道:“跟以前一样,我们来推论一下,两句话是否有关系,如果有,又是怎样的关系。”

  说着,他闭着眼,轻轻捏着额头,问道:“方才蒋御史说,孟子这句话意在规劝君主,要宽厚待民,施以恩惠,是不是对的?”

  “是。”

  学生们齐声答道。

  这就是孟子的仁政思想。

  “法制之法呢?”

  “扞卫个人正当权益。”

  “嗯。”

  张斐点点头道:“很不错,都还记得。”顿了下,他又问道:“怎么扞卫?”

  蔡卞答道:“用法律扞卫。”

  张斐继续问道:“《宋刑统》是否做到这一点?”

  “没有。”

  学生们齐齐摇头。

  不少第一回来上课大臣顿时一脸懵逼。

  没有?

  你们在说什么?

  但他们又见富弼、文彦博他们都没有做声,包括严复在内,故此他们也不敢轻易开口。

  “为什么?”张斐继续问道。

  “因为《宋刑统》是以刑罚为主,而缺乏保护,法制之法与之不同之处,就是多了保护、维护个人权益的思想,在法制之法下,许多律例都不应以刑罚终结。”

  “非常好!”

  张斐快速走到木板前,“这是上堂课最为主要的内容,法制之法与宋刑统的最大的区别,就是法制之法基于保护、维护,即便是惩罚,也是为了保护和维护个人正当权益。

  那么问题来了,怎么做到这一步?”

  “修法。”

  叶祖恰回答道。

  张斐问道:“你说修就修啊!”

  叶祖恰摇头道:“学生可没这权力。”

  “谁来决定?”

  “官家。”

  “如果官家决定要修,是出于什么目的?”张斐问道。

  叶祖恰道:“保护和维护国家的安定和百姓的个-->>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