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北宋大法官》

第五百二十三章 文武与法(八)(3/3)

直未得到发展,如果要以绥州为基点,就必须开辟运输线,在前线屯田,等等,如果这些都发展不起来,你就不可能以此作为进攻西夏的大本营。

  同时国内保守派对于收回绥州,是非常担忧的,确实,这宋朝的财政是糟糕透顶,如果再爆发大战,可能就再也恢复不过来。

  在他们看来,绥州就是一个随时爆炸的火药桶。

  是得不偿失。

  关键西夏那片领土,是重在国家安全,而无法为宋朝的财政带来任何补偿。

  就是在这个时机,王韶向上面提出《平戎策》,立刻就赢得赵顼、王安石的支持,这全都是因为绥州闹得赵顼头都是大的,朝堂也不得安宁,最终他选择河湟战略,同时也一直都在降低绥州的关注,避免去激怒西夏,那边慢慢开辟河湟战线。

  但是种谔、折继世、郭逵这批武将,始终是支持北线绥州战略。

  之前王韶不知道会是这么个审法,他当时坐在下面,那是不知所措,因为种谔、郭逵都在强调绥州在战略的重要性。

  让他上去,他还真不知道该怎么讲,因为他是非常清楚绥州的重要性,但他又是河湟战略的总参谋长和制定者,以宋朝目前的财力,是不可能同时启动这两个大战略的,只能分主次。

  他如果去强调绥州的战略属性,这会对他的计划造成影响。

  故此,他临时决定不出庭作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