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北宋大法官》

第五百七十八章 是可忍,孰不可忍(3/4)

不错。”

  张斐点点头,“你们一定要记住一点,到此为止,我们的目的是要守住这一条底线,而不是要拔高这条底线,许主簿方才那个理论,从某种意义来说,就是要拔高这条底线?

  我们能不能这么做?”

  几人顿时迷糊了。

  难道不应该去追求更高的境界吗?

  “嗯?”

  张斐又看向他们。

  “不能.吗?”

  “把‘吗’去掉。”

  “不能。”

  “当然不能,这还用想。”

  张斐郁闷道:“你们又将我教你们的,全部都还给了我。许主簿的主张,是属于法制之法,还是属于儒家之法?”

  “儒家之法。”

  “肯定是属于儒家之法。”

  张斐道:“给百姓带去更好的生活,让大家的财富,悬殊变小,这都是属于儒家之法。

  比如说,我们皇庭是无权规定富人多缴税,穷人少缴税,但是政事堂是有权决定。而我们能决定什么?就是这个税不能将人逼死,这适用于高利贷,适用于军饷,也适用于税法。明白了吗?”

  四人同时点点头。

  张斐道:“身为庭长,一定要用平等的目光去去看待原被告双方,如果你们现在无法理解,那就死记硬背。”

  “是,学生知道了。”

  “另外,我们会招一批牙人和账房来协助你们,帮你们制定赔偿计划,这会减轻你们的负担。所以。”

  张斐笑道:“将来老师能不能在家多陪夫人,可就全看你们的表现了。”

  “嘿嘿!”

  今日审判过后,几乎谁都预见到,这河中府将会掀起一波诉讼浪潮。

  因为目前高利贷剥削的非常狠,而且涉及面非常广,百姓对此是苦不堪言,关键一般情况下,是永远还不完的,无论他们再怎么努力,这是一种绝望。

  而今日判决,虽然还是依靠他们自己努力,但至少是有希望偿还完所有的债务。

  大家肯定会来诉讼啊!

  果不其然。

  第二日,皇庭就迎来了一波人流高峰。

  要知道昨日来此观审,有着许多自耕农,他们很快就将今日的判决,告诉其他乡民。

  之前的诉讼,全都是地主告佃农,而今日完全颠倒过来,变成佃农告地主。

  这令法援署是苦不堪言。

  地主告佃农,欠债还钱,天经地义,状纸非常容易写。

  但是佃农反告地主,这就得找角度,找理由。

  好在当今的地契,九成九都有问题,这个理由倒也好找,只是说法援署得更细致的去了解情况。

  当然,这也使得那些大地主怒不可遏。

  那边税收一事,都还未解决,这边又打击我们发展道路。

  要多收我们的钱,还要断我们的财路。

  是可忍孰不可忍啊!

  一时间,河中府是暗流汹涌啊!

  对抗已经是在所难免。

  因为大地主是绝不可能忍受这一切啊!

  蔡延庆他们也都很紧张,他们深知这些大地主的实力,不可大意,于是也在暗中派人,到处在打听消息。

  “蔡知府,可有消息?”

  元绛入得屋来,便向蔡延庆问道。

  蔡延庆点点头道:“已经有些眉目。”

  元绛忙问道:“什么情况?”

  蔡延庆道:“原本那些大地主之间是分为两派,一派表示要与皇庭硬碰硬,就是拒不知执行,同时停止一些借贷,让百姓去找皇庭借钱。

  还有一派则是表示针对青苗法,以更低利息去放贷。”

  元绛一怔,忙问道:“那目前哪派占得上风?”

  蔡延庆道:“针对青苗法这一派,因为大多数地主认为此时民心不向着他们的,再加上许多士兵还得依仗皇庭追讨赔偿,与皇庭硬碰硬,他们是没有多少把握的。

  而针对青苗法,以更低利息放贷,既可以赢得民心,又能够依仗皇庭,去赚得一些利息。”

  元绛道:“针对他们的是皇庭,又不是转运司。”

  蔡延庆道:“我估摸着,他们也是想借此,挑拨皇庭与转运司的矛盾。”

  元绛沉思少许,突然问道:“官府能不能禁止他们这么做?”

  蔡延庆微微皱眉,“为何?”

  元绛叹道:“我也知道低息放贷,更利于百姓,但是如果青苗法因此失败,这将会严重影响到王学士的新政,我们得以大局着想,而且一旦新法失败,他们必然会将利息又抬高。”

  赵顼要的是改善财政,而不是-->>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