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北宋大法官》

第六百零五章 不装了,摊牌了。(4/5)

官员气冲冲地离开了。

  许止倩幽幽一叹:“到底还是与他们撕破脸了。”

  但语气中并没有丝毫沮丧,在这事上面,他是绝对支持张斐的。

  张斐笑道:“不用担心,天下熙然,皆为利往,如今有利益冲突,大家争争吵吵是非常正常的,但是当我们的利益一致时,我就能坐在一起举杯畅饮。”

  许止倩有些不太相信:“真的吗?”

  张斐点点头道:“我什么时候骗过你。”

  “你还骗少了。”

  “彼此彼此。”

  张斐道:“你可还记得许家后门的王页。”

  “别瞎说。”

  许止倩白他一眼,转移话题道:“但若他们不执行皇庭的判决,那该如何是好?”

  张斐呵呵笑道:“如果他们真的不执行,那我确实也没有办法,我也不敢轻易抓他们,不然的话,我也不需要依靠元学士的权力去安抚他们。但现在,呵呵,一切都为时已晚。”

  ......

  当初青苗禁令一桉,其实比这更加严重,对于官府的冲击也要更大,因为那件桉子,是非对错不是那么明显,最终的判决,里面掺有大庭长的主张和思想,但是当时官员们非常乐于接受皇庭的判决,并没有做出激烈的反应,不是他们没有这个实力,而是因为青苗法是属于新政,许多官员都不支持,他们的目的就是借机挑拨公检法与新政的矛盾。

  但这回不同,这已经触碰到他们的权力底线,因为扑买税是一直都存在的制度,不是河中府独有,也不是哪个官员一拍脑门就决定这么干的,如果皇庭都能够直接叫停,这简直是太可怕了。

  不仅仅是收税存在这些问题,还有漕运、水利,等等事务,都有些问题,这都是属于官府的权力,且里面存在着盘根错节的利益关系,不可能让你一刀斩断的。

  关键,这还不是第一回,真的是一而再再而三,是没完没了了。

  他们都判断,如果再退一步,下一回可能就是漕运,漕运里面见不得人的勾当,是更多了,而且漕运里面的利益也是非常大,是真心不能再退了。

  再加上那边韩绛已经在路上,他们认为何不借此将矛盾激化,也给韩绛提供一个打击公检法的理由。

  毕竟他们都判断,韩绛是来帮助他们的,而且现在官府的势力远比皇庭要强大得多。

  他们回到官府,就在蔡延庆和元绛面前各种哭诉,自从皇庭来了,这官当着实在是太憋屈了,长此下去,谁还听我们的。

  反正这回是说什么都不能执行皇庭的禁令,也都表示不愿意配合皇庭。

  蔡延庆只是看着元绛。

  元绛对此早有预判,也是一脸怒气地点头道:“你们说得很对,皇庭的确是欺人太甚,这回我们就不予理会。”

  蔡延庆微微一惊,他原本以为,元绛又会故技重施,想出一个应对之策,然后借机推广自己的政策,不曾想元绛这回却决定与皇庭刚正面。

  殊不知元绛也不想,但他现在也没有办法,不能回回都是皇庭出题,他来解题,这样下去的话,谁都看得出他们之间有猫腻。

  这配合打得也太明显了。

  一众官员是喜出望外,不愧是元学士,就是有魄力,不像那蔡某某,就只会在旁装聋作哑,咱们就不理会,看皇庭能怎样。

  这回官员们真是团结一心,要与皇庭对抗到底。

  官府既不与扑户交涉,也不理会皇庭的禁令,权当什么都没有发生过,一切都是照常办事。

  但是法援署方面是非常积极,马上又向皇庭提起诉讼,这回对象就直接改成官府。

  皇庭也立刻下达传票给官府。

  结果......。

  “老师,他们将我们的传票扔了出来。”

  蔡京将传票递还给张斐。

  上官均问道:“老师,看来官府是动真格的,我们该如何应对?”

  四小金刚也个个都是茫然,要去抓人吗?

  且不说皇庭有没有这权力,即便有,但问题是抓谁,因为法援署控诉的是官府,不是某一个官员,

  张斐是一脸古井不波,“他们拒绝传票,就代表他们将放弃争取自己的权益,到头上来,受伤也只会是他们自己。我们就只需要照常开庭。”

  于是乎,一场别开生面的官司在凛冽寒风中,呈现在大家的面前,就是一场被告缺席的官司,整个贵宾席上也都是空荡荡的,没有一个官员出席,哪怕支持禁止扑买税的官员,也都不敢出席,这要出席的话,可能在官场就没法混了,就只是坐着一些反对扑买税的士大夫。

  这些致仕的士大夫,向来比较任性。

  整场官司,全都是范镇与原告在那里说,本来那些原告就是受害者,且有-->>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