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北宋大法官》

第六百四十四章 珠玉在前(5/5)

青州财政就无法给予这些判决支持。”

  吕公著不禁都质疑道:“到底是公检法的成功,还是张三的成功,还真不好说啊!”

  富弼睁开眼来,“恰恰相反,这不是张三的成功,而是张三闯的祸,他那些判决,太过出色,自古都未有之,你们可有见过哪朝的官府,对百姓进行过如此大规模的赔偿,如果没有张三的判决在先,纯仁他们也是能够处理的过来,当然,也没有那么多人去告状。”

  吕公著又点点头。

  确实,那种赔偿,确实吓人,真的就是盐债、盐钞给兜底,但青州可不具备这些条件。

  富弼又道:“如今唯一之策,就是将张三调回来。”

  司马光忙道:“可是我们已经在官家面前,承诺不用张三。”

  富弼瞧他一眼道:“君实啊,你真是死脑筋,不用张三,是不让他去青州,但可以调他回汴梁,如此他就可以借用京官的特殊地位,去影响青州的公检法。正好张三也快三年,本也应该调任。”

  司马光还是想赢得堂堂正正,也是对公检法充满信心,又道:“但这远水救不了近火。”

  文彦博道:“富公说得一点没错,你真是死脑筋。案子不得一桩一桩的审,让纯仁他们先审一些容易处理的,我们还是有足够的时日。”

  司马光纠结半响后,不情不愿地点点头。

  富弼又道:“还有,这人手可得马上安排,他们两个人,是寡不敌众,你可别又拖着。”

  司马光赶忙道:“这人选我都已经安排妥当了。”

  文彦博诧异道:“这回你为何又这么快?”

  司马光讪讪一笑,道:“当初这一批人本是要调派他们去河中府的,结果张三自己培养一批庭长,那些人也得到官家的应允,故此我就没有再做安排。”

  富弼问道:“都有谁?”

  司马光回答道:“刘挚、粱焘、孙固.!”

  他一连报了三十多个名字。

  全都是进士,三分之一是出自嘉佑年间,三分之二是出自元祐和熙宁的进士,反正就是一个一个年富力强的带上两个后起之秀。

  文彦博呵呵笑道:“你真是慢工出细活啊!”

  这些人都是无可挑剔,道德、才华都属上佳。

  在识人方面,司马光确实比王安石要强上N多个档次,唯一一个看走眼的,还就是张斐,他生平做过最心虚的事,也全都是拜张三所赐,无一例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