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北宋大法官》

第七百章 反其道而行(3/5)

后盾,你们是卡不住我。

  司马光他们也明白,但是他们也有公检法去监督,于是公布将在河北地区,逐步推广公检法。

  而民田民屋法案,则是确定官府若要征用民田、民屋所需的手续,还是给予官府强征民田、民宅的权力,但是必须给予相应的赔偿,不同的情况,赔偿是不同的。

  而立法会也正式通过契约原则,完善赔偿、雇佣,等条例。

  想剥削百姓?

  老子就给你来个全方面防守。

  你王安石要真能做到,欲富天下,则资之天地,那就算你赢了。

  这一番操作下来,弄得朝臣们都已经昏了。

  上回开会,两边是默契十足,可谁也没有想到,将韩琦挡在外面后,转背立刻厮杀起来,真是一刻都不耽搁。

  不过最近赵顼到时也少有露面,去跟大臣议事,但他们的奏章,基本上都批了。

  那场听证会后,就已经决定了这一切。

  当然,主要还是赵顼最近心情不好。

  花了那么多钱,耗费了那么多民力,结果就是自己还往里面再搭三十万贯,这是为了哪般,平时自己舍不得吃,舍不得穿,可就想着攒一点钱去开疆扩土,结果。

  赵顼是越想越郁闷。

  不过张斐知道赵顼的心思,而且这跟他也有关系,他得找点东西,让皇帝振作起来。

  殿前司,皇宫近卫禁旅校场。

  只见两排身高几乎一样的禁军,列队在场中,手持大竹筒,对着前面一排布假人齐人,轮番齐射。

  而在远处站着二人,正是赵顼和张斐。

  那番齐射完毕后,几个护卫立刻扛着那些假人来到皇帝面前。

  仔细打量那假人身上的一个个小孔,赵顼神情是略显复杂,先使退护卫,旋即又向张斐道:“这只能轻微伤敌,致死恐怕都有些困难吧。”

  张斐笑道:“用于皇家警察对付草寇,那是再适合不过。”

  赵顼道:“可你不是说,此器御辽,要胜于东流。”

  他要不这么说,赵顼都没有心情过来看。

  张斐点点头道:“这是我说的。”

  赵顼道:“可看着不像,如此武器,杀伤和速度,皆不如那契丹骑射。”

  张斐笑道:“当下是不如,但是陛下,你得从潜力来看,这人的力气是有限的,再厉害的弓手,也就两百步左右,不可能突破五百步,但是火药的威力,是可以增强的,今天可能只能射一百步,明天经过改良,就有可能射出两百步,后天就是三百步,是有无限的可能。”

  赵顼听着都乐了,笑呵呵道:“这么厉害?”

  张斐却是一本正经道:“完全有可能,目前还是竹筒,如果改换铁质的,这威力绝对大增,如果再造大一点,放更多的火药,威力自然就更大,这都是可以预见的呀。”

  赵顼眼中一亮,点点头,“听你这一说,好像也有些道理。”

  张斐又接着说道:“我并非是不赞成东流,只是妄求依靠河道去抵御契丹,我觉得这真的有待商榷。与其寄托天意,就不如将命运控制在自己手里,而且这种火器,制造工艺可比刀弓都要难,不是一把锤子,一坨铁,就能够敲出来的,这也利于陛下的统治。”

  赵顼笑了笑,又审视张斐一眼:“想不到你对军事也有建树?”

  张斐道:“不瞒陛下,我对军事是一窍不通,但是我会一点买卖之道,我认为这种武器,潜力无穷,至少比押注东流,要靠谱的多。

  陛下不妨想想,如果这火器能射三百步,将五万人分成五队,轮番射击,几乎是停不下来,别说契丹人,蚂蚁都得打成筛子。”

  赵顼听得哈哈一笑,道:“所以你的意思是,先将这种火器配给皇家警察,清缴贼寇,用于研发这种战术,不断改良,将来再用于军队。”

  张斐点点头道:“正是如此。”

  赵顼点点头道:“就依你的意思去办。”

  张斐又道:“还请陛下表彰一下慈善基金会,这样他们才会有捐助的动力。”

  “原来如此!”

  赵顼笑着点点头道:“好!朕亲自下诏表扬。”

  “多谢陛下。”

  一番夸奖后,赵顼突然有些泪目,还是慈善基金会好,都在问朕要钱,唯独这慈善基金会是给朕钱,这必须夸,狠狠地夸,要作为表率。

  太不容易了。

  视察过火器后,张斐又跟赵顼来到旁边花园坐下,小饮一杯。

  “听闻最近朝中比较热闹。”赵顼突然笑吟吟地问道。

  张斐道:“好像是的,主要是因为王学士反其道而行-->>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