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北宋大法官》

第七百四十二章 粮酒法案(4/5)

税的,一千石到两千石,征收三成的税,两千石以上,则征收五成的税。

  假设在秋初时,你的仓库里面还屯有三千石粮食,其中五百石是征一成,也就是五十石,其中一千石征收三成,也就是三百石,剩余一千石,则是征收五成,也就是五百石,共计九百石粮食。”

  一众官员无不倒抽一口凉气。

  这等于是征三分之一的税,而且是无限趋近于百分之五十。

  自古以来,就没有这么重的粮食税。

  “他他凭什么这么做?”一个官员很是激动道。

  富弼道:“但同时免除出售粮食的商税,也就是说,将来粮铺卖多少粮食出去,都不计税。”

  “全全免吗?”

  “是的,全免。”

  众人又是面面相觑。

  这是打一棒子,给一枣子啊!

  刘述道:“那农税呢?”

  富弼道:“农税不变。”

  吕公著突然道:“他这是希望借此法案,迫使地主将粮食投放到市集上去,而不是放在仓库里面。”

  富弼点点头道:“正是如此,只要你将粮食卖出去,你就不用交税,但如果你将粮食囤放在仓库里面的话,就要面临非常高昂的税。”

  会玩啊!

  还是这小子会玩!

  竟然能够想出这么一个办法来。

  真是让人有苦难言啊!

  你说他增税吧,你都卖了,是一文钱都不要缴,你要说他减税吧,你只要粮食往仓库里面一放,那你就等着哭吧。

  司马光问道:“富公怎么看?”

  富弼道:“我认为他这份法案是有其道理所在,目的也非常简单,就只是为了防止某些人利用粮食囤积居奇,如果你不怀有坏心思的话,对你而言,是减税,而非是在增税。

  在这法案中,检察院也写得非常清楚,正是因为有人抱怨,粮食交了农税,又交商税,太不公平了。”

  司马光点点头,觉得这也挑不出什么毛病来,只是鼓励地主出售粮食,只要你将粮食卖掉,你得到的只会比之前更多,但这对于朝廷、百姓,都是有好处的。

  可见张斐当时并没有骗他。

  又有一个官员问道:“那些本就免税的粮食呢?”

  富弼道:“上面没有明确写明免税的粮食,但我认为里面应该并不包括免税,因为一般的免税,都是针对土地,而不是针对粮食。”

  真是最毒珥笔心啊!

  其中一个官员,想着自己仓库里面那堆积如山的粮食,只觉心绞痛,真是得是心绞痛啊!

  要命啊!

  文彦博道:“但如果这份法案通过,那肯定会引起很大的动荡。”

  不少官员连连点头。

  针对性太强了,只有权贵、官员、地主,家里的仓库才有可能存几千石粮食啊!

  富弼稍稍捋了捋胡须,“是否通过,也不是我说了算,但是这份法案确实是基于地主、商人的抱怨,上下京城物价的上涨,以及新税法和旧税制不合理而立,我打算召开一次会议,是否通过,则看大家的意见。”

  刘述又问道:“那关于酒税方面呢?”

  文彦博道:“酒税方面,跟河中府的情况有些类似,也是主张全面放开,同时设计浮动税。”

  “浮动税?”

  “就是根据每年粮食的存有量来设计酒税,倘若粮食充盈,则减少酒税,倘若粮食紧缺,则调高酒税,以此引导大家酿酒。”

  “这怎么计算?他们能够做得到吗?”

  “要是以前的话,估计是做不到,但是如今.!”

  吕公著道:“如今有了税务司,这并非是做不到的,据说河中府也曾有酒户,偷偷酿酒,谎报税,结果都被税务司查出来。

  因为酿酒所需的材料实在是太多了,木柴、粮食、酒曲、灶台,等等,税务司可以各个方面去调查。

  其实这仓库税,也是基于税务司的手段,要是平时,肯定也是难以征上来。”

  针对这仓库税,革新派跟保守派,反应都差不多,两边都有家财万贯的权贵和士大夫。

  这仓库税,完全就是针对他们去的。

  “这跟我可没有关系。”

  王安石向一众官员道:“不错,我是知道,检察院会递交一份法案上去,但具体内容,我并不清楚,我要是能够主导检察院,那就没有这么多事。”

  “不知王相公会否支持?”

  “这我当然.是支持的,你看看那些粮商,多么可恶,官家未有将这任务交给我之前,粮价只是满满上涨,如今都将粮价都炒到什么地步,他们是故意与我作对,他们这是活该。”

  这一番-->>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