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北宋大法官》

第七百七十七章 再见故人(3/5)

员的情况下,也表现的非常不错。”

  “但少一环总是难以做到尽善尽美,而且庭长若是心术不正,那可就难办了。还有就是.。”程颐突然瞧了眼曹栋栋,“曹警司,你莫要怪我直接。”

  曹栋栋错愕道:“这与我有何关系?”

  程颐道:“虽然公检法的成功,是基于皇家警察,但目前最大的隐患,也是皇家警察的队伍过于庞大,长久下去,皇庭和检察院只怕难以制衡警署。”

  曹栋栋听罢,当即道:“程庭长,你别怪本警司直接,我们皇家警察天天为你们跑来跑去,你却天天想着防着我们,你们文人可真是如传言一般小心眼。”

  程颐只是微微一笑,不与之争论。

  张斐笑道:“程庭长勿怪,他最近也比较窝火,因为御史台要建一个监法司,专门来监督公检法。”

  程颐喜道:“是吗?”

  张斐点点头,又道:“而且皇家警察里面也是会细分的,如警署内部最为强大的武装力量,是直接隶属兵部,一般警长是指挥不动的。”

  “那就.!”

  瞧了眼曹栋栋,程颐终究是没有将那“好”字说出口。

  只能说宋朝的祖宗之法,是深入骨髓,这些文人,总是想着怎么去制衡,使得权力达到平衡。

  程颐就很担忧,几万皇家警察,他们要是为非作歹,我们皇庭能降得住他们吗?

  在皇庭吃过一顿便饭后,程颐又带着张斐去打水利学府,曹栋栋没有跟着去,他跑去警署那边指导工作去了。

  只见这水利学府里面得年轻学子比国子监都还要多。

  “想不到这水利学府发展的这么好?”

  张斐不禁惊讶道。

  程颐道:“这里多半都是河北子弟。”

  张斐不明所以地看着程颐。

  程颐叹道:“这河北一直饱受水患,导致这里的百姓做梦都想解决家乡水患,听到朝廷要在这里建设水利学府,专门治理水患,这些河北学子就纷纷赶来这里,希望能够出一份力,如今这学府已经达到上千人之多。”

  张斐问道:“那财政压力不是很大?”

  程颐道:“有不少士绅、财主支助,基本上已经不需要朝廷出钱。当然,这也是大家看到,这水利学府是认真在帮助河北治理水患,而不是为求政绩,不惜民力。”

  张斐稍稍点头。

  这古人对于家乡的情怀,其实时远胜于国家和君主的忠诚,而河北这些年真是被水患折腾的,是要胜过当年辽军南下,所以河北百姓都期待能够解决这些问题。

  “张三!”

  忽听得一声喊。

  寻声望去,但见吕惠卿走了过来。

  “吕尚书。”

  张斐拱手一礼。

  吕惠卿笑道:“我方才还在想,你什么时候到,不曾想,你这都已经来了。”

  张斐笑道:“我也刚到一会儿。”

  吕惠卿又瞟了眼旁边的程颐,“程庭长也在。”

  程颐微微拱手,道:“你们先聊,我先失陪了。”

  说罢,他微微颔首,然后便离开了。

  张斐疑惑地看着吕惠卿。

  吕惠卿冷冷道:“此人道貌岸然,乃伪君子也。”

  张斐道:“此话怎讲?”

  吕惠卿道:“自从他来到大名府担任庭长后,便大肆举荐他们洛人来这里担任公检法的官员,如今河北地区,各县庭长,十之七八都是他们洛党中人。这不是结党营私是什么。

  更可恶的是,他为求收买人心,不惜与那些富户勾结,暗中抹黑恩师的新政,又表示公检法能够捍卫他们的利息,以此来获得那些富户的支持,幸亏我在这里,否则的话,哼.恩师只怕是声誉不保啊!”

  张斐只是笑道:“但是程庭长方才可是吕尚书赞不绝口。”

  吕惠卿却毫不领情,哼道:“他当然这么说,当初他来到大名府,直接借用你的判例,将百姓的债务变成分期还,这引得当地地主非常不满,导致大名府一度没有人借钱。

  许多百姓立刻面临危机,还是我开放粮仓,以青苗法之名借钱给百姓,才让百姓度过难关。可是当债务到期时,百姓若还不上,这厮却还给予百姓更长的还款期,其实许多百姓并不是还不上,但他却也让百姓每月还一点,还说朝廷不应以盈利为主。这简直就是欺人太甚。”

  张斐听罢,很是好奇道:“这吕尚书能忍?”

  “我。”

  吕惠卿道:“去屋里说吧。”

  来到屋内,吕惠卿坐了下来,“我之所以忍下这口恶气,也是为大局着想。”

>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