做的饭菜,好不好吃,都得吃,赶紧给我端菜去。”受到牵连的小金鱼,都被笨笨的四哥给气死了。还好,客厅里摆满了香喷喷的菜,顿时让她满肚子的气不翼而飞。中秋刚过,留给小金鱼印象最深的,除了月饼,就是晚上的那顿美食了。因为她大哥制作的晚餐,赫然谭家菜。前面四道菜分别是黄焖鱼翅、清汤燕窝、红烧鲍鱼和扒大乌参。第五道是草孤蒸鸡,然后是一道素菜虾子茭白。而第七道则是清蒸鳜鱼,以及第八道黄酒焖鸭。最后两样是银耳汤和酥盒子,这是汤和甜点。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,想要吃到正宗的谭家菜,那是很难的。毕竟,不是谁都能去京城饭店吃饭的呀。去年,也就是1958年,谭家菜就迁入了京城饭店。如果有机会,其实可以去京城饭店吃一顿。但,如果可以在家里自己做,不是更好吗?做好谭家菜的关键,那就是干货的发制和高汤老火烹饪海八珍。厨师的手艺很关键,周济民虽然不如正宗的谭家菜传人,但多年的手艺,也多少有些心得。何况,他还是开挂的。吃过他做的谭家菜,一家人都对他赞不绝口。甚至丁秋楠她们还认为,就算周济民不去读大学,就凭这厨艺,也能开一家餐馆养活一家人。对此,周济民直接吐槽道,他才不要当厨子呢。能吃上我做的饭菜,你们就偷着乐吧。一家人笑笑闹闹,中秋便过去了。国庆节,转眼就到了。但是,周济民没等来国庆节,反倒是等来了一个坏消息:学校来人喊家长,因为周济康跟人打架了。老三跟人干架了?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,周济民非常惊讶。在家里,就属他最老实了。二妹遇事冷静,也不爱惹事,喜欢管家里的大大小小的事,但在外面,相对漠视。排行老四的周济同,平时就是普普通通的那种,但偶尔也会调皮捣蛋一下,还算听话,但也不是完全听话没有主见的那种。小金鱼就更不用说了,家里的开心果,同时也是捣蛋鬼。但是老三呢?也就是上次跟李卫东打架的时候,让周济民发现老三多少有些腹黑和血性。可总体来说,老三就是属于能不动嘴就不动嘴的那种,非常安静。在家的时候,基本上很少听到他发表意见。将沉默式腹黑,贯彻到底。因此,周济民听到老三跟人打架的时候,才会那么惊讶。来到学校,周济民第一时间走到老三面前,查看他的身体情况。“没事吧?哪受伤了?”除了脸上有点淤青,其他地方都还好。可周济民这模样,倒是把另一边的女同志给惹恼了。“校长你看看你看看,可真是上梁不正下梁歪呢,上来就知道关心他家弟弟,咋就不看看我儿子被打得有多严重吗?”穿着列宁装的妇女,趾高气扬,又面带悲伤,情绪十分激动:“反正人证物证俱全,等下就让公安把他们全都抓了去劳改,看把我儿子打的,杀千刀哟,怎么下手这么狠心呀?”这边正在跟老三了解详细情况的周济民,扫了那妇女一眼,没说什么。示意老三继续,理都不想理那人。从老三口中,周济民大概知道了情况。事情还得从开学,班里从其他学校转学来的一位女同学开始说起。女同学也不是很漂亮,就是比较会穿衣服。每天都跟穿得跟朵花似的,大家都很喜欢。那男同学叫冯学友,也很喜欢女同学。这年代的孩子,都十分幼稚。想要吸引女同学的注意,要么扯头发、扯衣服,要么就是拦住女同学调戏,以此达到取悦自己,让对方注意到他的目的。殊不知,女同学可讨厌了。有几次,拦住女同学的时候,刚好把老三也给拦住了。老三不想出风头,可冯学友不愿意放老三过去。因为女同学就跟在老三身后。一来二去,梁子也就结上了。今天,冯学友再次调戏女同学,好死不死的,刚好遇到从旱厕出来的老三。让老三在旱厕门口等着?咋可能呢?冯学友仗着自己收买的几个同学,肆无忌惮,嘲讽技能开大了。直接把老三给惹火了。于是,冯学友遭殃了,被老三逮着一顿狂揍。要说冯学友也是蠢货,惹谁不好,偏偏招惹老三。搬到南剪子胡同后,周济民经常在家锻炼身体。放学回来的老三和老四,也都会跟着练一练。吃得好,练得多,力气自然也大。被冯学友收买的其他同学,一看这情形,直接逃了。在他们看来,原本斯斯文文的老三,已经变成了大力士,他们可打不过。既然打不过,趋利避害之下,那就只有逃了。可怜的冯学友,就这么被老三给揍的哭爹喊娘了。整件事的经过就这么简单。老三脸上的伤,还是冯学友不小心抓伤的。问题不大。了解清楚情况之后,周济民也放心了。咱不惹事,但也不怕事。还没说话呢,公安也姗姗来迟了。抬头一看,两名公安,嚯,其中一位还是老熟人呢。周济民嘴角微微翘起,心中都忍不住乐了起来。连周济康看到那名公安的时候,也忍不住惊讶起来。看到周济民两兄弟,张兵也是一副活见鬼的样子。瞬间,他就像退缩了。可那名列宁装妇女已经拉着他们两位公安,倒打一耙了起来。听完之后,张兵看见抱着胳膊,一副看戏的周济民,心里勐地一慌。去年那件事,给他的印象,太深刻了。要不是那件事,他也不会到现在才真正成为一名实习公安。这可比所谓的预备役,要强太多了。实习公安,也是公安,而且还是有编制的。“周济民,周济康,你们两兄弟有什么想要说的吗?”另一名公安已经开始例行公事,询问老三这边的说辞了。像这种校园打架事-->>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