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我在四合院有个家》

第一百一十一章,教育和泥砖房(求订阅20/35)(2/6)

车回了城里。国庆很快过去了,生活还得继续。丁秋楠也要继续回医院上班,只不过她现在都是负责一些简单轻松的活。周济民则是拿着论文,回了北大。黄家村,田地里头。今天是休息的时间,周济民带着四小只和丁秋楠。来这里不是欣赏秋天的绝美景色,而是帮黄小花一家干活的。还是自带粮食的那种。“大哥,我可以休息一下吗?”满头大汗的小金鱼,今天也是累的想睡觉。连凑上前来,想要她帮忙按摩的旺财,她都懒得搭理。“嗯,喝口水,休息一下吧。”周济民抬头看了看天,秋老虎多少还是有些厉害的。但也只是秋后的蚂蚱,蹦跶不了多久的。获得休息许可的小金鱼,直接倒在树荫下。十分狗腿的大黄,赶紧过来当枕头。嗅着泥土和草的芬芳,小金鱼几乎是秒入梦乡。看到她的小模样,周济民也乐了。周淑晴她们三小只,也累得够呛。听到大哥喊话,也不含湖,直接跑过来歇息了。现在是十月份,正是冬小麦的播种时间。黄家村里很忙,基本上每家每户都要干活。偏偏黄小花需要盖房子,可真不凑巧。本来不着急的,可泥砖还没脱够,地基用的石头也不够。所以,黄小花不急才怪。前几天,周济民回北大交了一篇论文之后,就来黄家村看了看。得知她家这事后,便说帮她们家赚公分。公分这活,都是有大概的定量,偷懒不了的。之所以没接手盖房子的事,还不是黄小花死活不乐意。小麦播种相对简单,可搬运石头、脱泥砖这样的活,一般人还真不行。田间地头,周济民看了看四周。其他村民还在奋力播种,他只好帮四小只赶了赶进度。可不能落后太多呀。忙碌了半天,中午的时候,大家都回去了。周济民也领着四小只和丁秋楠回了黄小花家的茅草屋。今天他带了不少食物过来,基本上都是熟食,热一热就可以了。虽是如此,可黄小花家里的锅不够啊。没办法,只能多来两次了。“累不累?”一屁股坐在周淑晴旁边,周济民扒了一口米饭,问道。她都累的不想说话了,要不是太饿,她也不想吃饭了呢。所以,只是给了她大哥一个白眼:我都这模样了,您还问?周济民却笑了,“你之前还跟我说,你想要下乡干农活,现在呢?”又是一阵沉默,只有咀嚼食物的声音。“如果你真下乡了,以后的生活,天天这样。”“每天睁开眼睛的第一件事,就是干不完的农活。”“你可能会问,不还有农闲的时候吗?”此时的周淑晴也抬头,送来一个疑惑的眼神:对啊,农闲不是挺好的吗?“在农村,基本上没有农闲这种说法。”周济民摇头,接着继续说道。例如挖沟渠、牲畜饲养等,只有干不完的农活,怎么可能有农闲?就像黄家村,前段时间刚收完大梨子,还要担去卖。这才过多久?马上就要播种冬小麦,播种之前,不得翻田犁地?所以,看似是农闲,实际上,细算下来,全是活。“还要,你知道公分值多少钱吗?”摇头!“不值钱!”周济民的声音,很冷冰冰。“一个成年人的劳动力,出工一天,也就是十个公分左右。”“每半个月进行结算,公分多,分得粮食就多。”“生产社里把夏秋两季收获的粮食收成分为两份,三成上交国家,也叫爱国粮,剩余的七成,由集体分配。”“黄家村的情况,你也看到了,每家每户,每半个月分到的粮食,还不如你一个人半月的粮食呢。”周淑晴一听,直接傻眼。她每月吃多少,自己心里都有底。一是每顿饭吃了多少粮食,多少肉和素菜,这些都是可以看出个大概的。毕竟她也知道物价的大致情况,又喜欢计算这些。所以,她半个月吃的粮食,大概是八斤面粉或者大米,二十斤肉和十五斤的菜,油和盐等忽略不计。换算成钱的话,大概是8.04元,菜没计算在内。因为菜是可以自己种的。所以,一个几口之家,只能分到8元钱的粮食,这怎么活?看她吃惊的样子,周济民忍不住叹气:“你是天天吃肉,而且吃得还不少,可这些家庭,哪能吃得起肉啊?”“八块钱,大概能换四十五斤面粉左右,省着点吃,一家人勉强够。”这个年代,城市里的工人属于非农业人口,是吃国家供应粮。实行定量制,一般成年人每人每月27-30市斤。而一些重体力活,如铸造工就是重体力劳动,月粮食定量43市斤。换句话说,一个城市的铸造工人,每月粮食定量,几乎同等农村一个家庭半个月的粮食。更别说工人还有工资,只要工资高的,每月购买粮食之后,还能剩不少钱呢。这就是为什么,很多农村人,想要吃商品粮的原因。因为没有对比,就没有伤害。周淑晴早就没有了想要下乡的想法,她现在一心只想着高中毕业,然后回工厂上班。帮大哥照顾好弟弟妹妹,还有侄女,看好这个家。两兄妹聊了一会儿,然后歇息了没多久,便又回到田里继续干活了。作为后勤主管的丁秋楠,也帮着忙前忙后。这样的生活,她自己也挺满意的。嘴上说的好听,还不如实际行动来的干脆。想必经过这次的劳作,四小只更能深刻明白一个道理:一丝一缕当思来之不易,一粥一饭恒念物力维艰!忙活了一天的农活,终于在太阳快下山之前,忙完了。在黄小花她们七姐弟千恩万谢中,周济民带着四小只和丁秋楠回家了。家里,苏茹芸带着周清娴,笑着问她们,今天出去干活累不累?四小只不想说话,只是敷衍了一句。周济民摇头笑了笑,去准备晚餐。-->>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