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我在四合院有个家》

第一百五十四章,挡箭牌、军大衣、谈话(4/9)

她当初申请的是段学复的硕士。后者在她参加考核之后,特别是得知她想要申请62小镇这边的科研任务,直接给了她硕博连读的机会。

  因此,再没有出成绩之前,她还真的走不了。

  这也是为何她之前需要请假才能回家的原因。

  来到62小镇的科研人员,每年一次假期,基本上都是一个月左右。

  然而,来回路上最少十天,所以假期也就是二十天左右而已。

  乘坐刘阿根的马车,周济民心里美滋滋的,连干燥寒冷的天气,都觉得很温暖。

  刘阿根却有些落寞和感伤,因为他也知道了,周济民这个老师,即将一去不复返了。

  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,他经常像周济民请教问题,心里早就把周济民当做自己最敬佩的老师了。

  如果周济民不长待小镇了,他会很想念的。

  对于赶车少年的烦恼,周济民不是不知道,而是他也没有好的解决办法。

  毕竟总不能他自己留下来吧?

  到了村子里,周济民下了马车,指了指留在马车上的箱子道:

  “啊根,这些都是我留给你的书本,你有时间就看看,不懂的可以请教小镇里的老教授,他们都很乐意帮你的。“

  “我走了,以后再见。”

  看到马车上的大箱子,刘阿根眼眶瞬间湿润了。

  他没有拒绝,而是朝周济民直接跪了下来,叩拜起来。

  后者都来不及去搀扶对方,因为他跟对方之间隔着一头骡子呢。

  硬生生受了对方这一跪拜,周济民心里挺不是滋味的。

  穷苦地区的人,想要走出大山,唯一的途径就是读书。

  可很多人都没有刘阿根那么幸运,可以遇到62小镇,遇到他。

  “好好读书,不要给我丢脸。”

  丢下这句话,周济民转身离开了。

  虽然他不说,刘阿根也会刻苦努力读书的。

  但人生的选择和际遇,谁又能说得清呢?

  村子里,跟之前已经完全不太一样了,这里跟附近几个村子都连通了一起,到处都在搞建设。

  大冬天的,这些村民也没人有怨言,更是无惧寒冷。

  甚至不少七八岁的半大小孩,都笑嘻嘻地帮忙。

  穿得圆滚滚的,像个球一样,跟着在大人身后,抱着小块的石头,穿梭期间。

  如此景象,让周济民沉默,其他人看了,也没有说话。

  村民们在建设自己的美好家园,孩子们也乐在其中,外人有什么好说的?

  村子的西边,是一处军营,也是中转站区域。

  跟着大部队来到军营,周济民坐上了车子,前往附近的火车站。

  相比他一个人,大部队一起出行,慢是慢了点,但胜在安全。

  李雨竹一直跟在他身后,心情很是雀跃。

  对于这个旅途,她期待了很久。

  上了车,周济民就抱着书本看,李雨竹扫了一眼,就歪着脑袋,一起看。

  也不说话,就这么看着。

  不是什么高深莫测的书,就是一本再普通不过的蜀山传。

  仙侠小说的远古作品嘛。

  “你也喜欢看这个?”

  “第一次看,以前没看过。”

  “哦。”

  简短的对话过后,又陷入了沉默之中。

  很快,车子来到火车站了。

  众人领到了火车票,但还需要等两个小时。

  “吃馒头吗?我打了热水,趁热吃。”

  这年代是没有泡面的,坐火车都是自备干粮。

  这年代的干粮,那真的就是干粮了。

  饭团、馒头这两样是最常见的,奢侈一点的还有鸡蛋、饼干等,更厉害的就是在火车站购买食物了。

  从书本收回视线,周济民看了看李雨竹,道:

  “你自己吃吧,我不饿。”

  这一路是没办法了,只能把注意力放在书里,熬过这漫长的旅途。

  好在李雨竹也没用过多纠缠,见他拒绝,也不沮丧,一屁股坐他旁边,自顾自地吃了起来。

  旁边的江圣博等人摇头看着这一幕,又低头继续假寐或者看书了。

  这趟回京城的科研人员当中,周济民最熟悉的只有李雨竹,江圣博毕竟是大老,他当然不好把人拉来当挡箭牌。

  如果是林武旺陪着一起回京城,周济民还真的就拉着对方当挡箭牌了。

  而其他科研人员嘛,不说也罢。

  时间飞逝,火车稍微晚点了半小时,还是如期来到了。

  “-->>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