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我在四合院有个家》

第二百一十章,心血来潮(5/7)

 所以,只是扫了一眼,周济民就大概心中有数。

  鬼市,其实就是一个隐蔽一些、更大更综合一些的鸽子市。

  甚至,很多人都是鸽子市的常客。

  只不过这个鬼市多了一些卖脏东西的人,加上它本来就是卖脏东西的人流传下来的市场。

  又继续往前走了一会儿,周济民在一个戴着斗笠的家伙面前蹲了下来。

  对方面前摆了一个摊位,摊位上面摆了上百件东西。

  瓷器、铜钱、大洋、烟斗等等,可谓是应有尽有啊。

  这其中最亮眼的应该要数对方摆在两旁的两件金鸡独立的摆件了。

  这两件东西,瞅着就非常不错。

  可周济民看了一眼,却没有继续看第二眼。

  因为他觉着这两个摆件,应该都是蒙人的东西,反正空间没有任何反应,不要也罢。

  之所以蹲下来,是因为他看中了摊位上的那个其貌不扬的圆钵。

  黑乎乎的,什么也看不出来,但就是这么一个玩意儿,竟然让空间震动。

  不过,他蹲下来看,也只是细细地看,并没有开口。

  他已经不是第一天接触古玩了,大致的套路都懂了。

  双方都怕打眼,买家是怕买贵了,卖家则是怕卖便宜了。

  过了好一会儿,周济民这才拿起一个瓷盘子瞧瞧,旋即又看不上。

  接着这才拿起旁边的那个摆件金鸡独立摆件,瞅了一眼,指着另一边的另一只摆件,便道:

  “同志,这是一对儿,对吗?”

  “对!”

  摊主的回答十分简短,听不出是什么心情。

  估计这会儿他也在滴咕,周济民到底是想买哪一件?我应该怎么报价呢?

  太贵了会把周济民给吓跑,太便宜了,他自己吃亏。

  出来摆摊的人,见惯了场面,多少都会因利是导,看人下菜。

  眼前的周济民,穿着普普通通,手上也没戴什么收拾,无名指上面也没有十分明显的截止痕迹。

  要么就是一个行家,要么就是真不喜欢穿金戴银的家伙。

  衣服质地还算,也没有太多的补丁,那么家境应该是还行的。

  询问这两件金鸡独立摆件,应该是买回去摆家里装饰的,家庭肯定不会很差。

  正当摊主胡思乱想的时候,周济民却突然开口,“我只想买一个摆件,可以吗?”

  “一件?那不行,您拿了一件,剩下的这一件我怎么卖呀?”

  摊主想都没多想,直接否了。

  “可是我只要一件啊,多一件我也不想要啊,再说了,我也买不起。”

  “嘿,同志您可真有意思,您买不起的话,那您可以看其他的呀。”

  “那不行,就这件还不错,我不想换其他的。”

  “您要是想要的话,得两件一块买才行。”

  两人就这个事情,争执了好一会儿,都没有消停下来呢。

  直到后面,摊主都拿周济民没办法了,“您都没问价格,怎么就知道您买不起呢?”

  谁知道后者顿时眼睛雪亮,“难道很便宜?要不要一毛钱?”

  噗!

  一听此话,摊主差点一口气没上来,就这么去了。

  真的是,太欺负人了。

  一毛钱?

  摸都不给你摸一下呢!

  反正摊主是脸黑得不行,语气十分不耐烦地道:

  “那同志您还是别买了,您去别家看看去。”

  就这个出价,摊主都不想跟周济民浪费口舌了,要不然,继续纠缠下去,吃亏的只会是他,而不是周济民。

  一毛钱的价格,有这么砍价的吗?

  太狠了!

  “别介啊,您家的这个摆件,我还是蛮喜欢的,就是一下子要买两件的话,我是真的买不起呀,要不您说说看多少钱?”

  水磨功夫嘛,周济民也不差那点儿时间了,所以很有耐心地跟对方聊着。

  又闲扯澹了一会儿,两人这才开始讨价还价。

  只见周济民把手放到对方衣袖里面,然后跟对方的手握一起,开始报价。

  所谓行有行规,为了不让别人知道自己的报价,一般都是袖里拉手或者拉手比价。

  这种办法在古代十分流行,放现在的话,也就存在于古玩等少数几个行业了。

  很快,摊主比了一个三百二十块的价格。

  周济民顿时很想翻白眼,然后直接比了一个十块钱的价格。

  两人你来我往,讨价还价了好一会儿,最终还是有差异。

  那就是一百块两件-->>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