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秦将》

第八百四十四章:落幕(大结局)(5/8)

年轻时一样,有什么话给我说就是了。”

  涉间微笑着点头,轻声道:“我想听君侯再念一念那首诗。”

  赵佗一怔,目光越发柔和。

  他看着涉间。

  涉间也看着他。

  就像是回到了数十年前的那个冬天。

  “岂曰无衣?与子同袍。王于兴师,修我戈矛。与子同仇……”

  在赵佗的声音中。

  涉间安详的闭上了他的眼睛。

  泪水,顺着赵佗脸上的皱纹滑落。

  他曾经最亲密的战友,走了。

  时光最易把人抛,到了秦三世十五年的时候,卢绾也离开了。

  他对于赵佗充满感激,但在临终前却不停呼唤着另一个人名字:“刘季你这狗贼,躲到哪里去了啊!我真想找到你,狠狠的往你脸上吐上一口唾沫!”

  接着是钟离眛。

  这位楚人出身的男子颇为洒脱,临死前还对赵佗笑起来:“君侯啊君侯,我钟离眛到现在都记得,当年就是在那淮水被你骗上了船,这一骗,就是一辈子啊!”

  赵佗也笑起来,说道:“那叫骗吗?我那叫救你!要不然你早和楚国一起没了。”

  钟离眛是笑着离去的,他觉得自己这一生最正确的选择,就是上了赵佗的船。

  秦三世十六年,盘踞在漠北的匈奴人南下侵袭阴山放牧的南匈奴和月氏部落,秦将韩信率兵出征,远赴漠北,犁庭扫穴,大破匈奴,斩首三万,立下大胜。

  在这场大胜下,一直在南方百越主持大事的秦将蒙恬因病去世。

  同年,大秦左丞相冯劫寿终正寝。

  秦三世十七年,昔日赵佗麾下大将樊哙去世。

  临死之前,他嘴里还不停嘀咕着他是君侯的星星,对于当年赵佗向他和曹参、萧何说的三星入梦之事,念念不忘。

  秦三世十八年。

  秦国在西域正式建立统治,成立西域都护府,都护由赵佗弟子彭越担任。

  秦三世十九年。

  赵佗六十岁,须发已经出现白色。

  他年纪虽大,却因为长期养生锻炼,精神非常好,朝堂上的权力依旧被他紧抓。

  特别是随着先帝老臣一个个去世,他在朝堂的势力很庞大。

  陈平认为时机成熟了,再次向赵佗进行劝谏。

  “今君侯已入花甲之年,皇帝则春秋鼎盛,若是日后君侯有不测之事,那赵氏危矣。不如进上一步,保赵氏与吾等安稳。”

  赵佗摇头,再次拒绝了陈平的提议,顺手将他外放为一地郡守。

  而对于赵佗六十岁这件事情,三世皇帝报以冷笑,越发觉得他的忍耐是对的,赵佗的寿命就快到头了。

  只是相比他期待赵佗的寿终,太后李姝却是在整日的怨愤与压抑中首先坚持不住,在这一年崩于宫中。

  她在离去之前,对自己的儿子嘱咐道:“忍住,赵佗没几年了,你一定要熬死他!”

  三世皇帝哀声应下。

  然后扎入温柔乡中,将夺权的希望交给了时间。

  赵佗进入花甲之年后,见到旧友一个个死去,伤感之余,也多次邀请昔日故人相见。

  比如农横,那个他来到这个世界后,第一个让他感到暖心的人。

  如今的横已经六十多岁,头发花白,妥妥一个老农模样。

  他麾下儿女成群,已开始享受天伦之乐。

  在赵佗征战的这些年里,横在治粟内史府下任一农吏,专门研究各种农业技术,日子过得平平淡淡,心态也十分祥和。

  这让赵佗很难将他和那个与秦军不共戴天的赵国少年重合。

  “多亏了君侯昔日恩惠,若非君侯,我恐怕早就因为荆轲之事,惨死于咸阳了。”

  说到当年往事,让两人原本因为阶级而出现的隔阂迅速拉近了不少,纷纷叹息不已。

  荆轲刺秦。

  说起来已经是四十五年前的事情了。

  因为地位差距太大,说完当年往事之后,横便木讷不语,不敢多言。

  赵佗暗叹。

  岁月悠悠,终究是让人越行越远。

  到了秦三世二十年,秦国在西域设立的都护府与大宛国发生了冲突,秦使被杀,几个为都护府管辖的小国遭受侵略。

  赵彻记起昔日他征西将军的豪言,亲自领兵前去。

  这时候赵彻已经四十余岁,膝下儿女已经成年,更有弟弟在咸阳,并不需要担心他离去后,赵佗一旦薨去,赵氏会遭遇危险。

  秦三世二十一年到二十五年间。

  死亡再度席卷了旧时代的老人。

  赵佗曾经的旧部苏角-->>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