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明:老朱,咱说好的不急眼!

第一百五十五章 老朱震怒群臣无言(3/3)


 没有人敢议论,只有沉默的前进。

 朱元璋的怒火,显而易见的比之前的任何一次都要大。

 求情什么的?自然也是无人敢的。

 这铡刀没落到自己身上已经是万幸,又怎么敢主动去招惹。

 李善长还是和往常一样,走在百官的最后面。

 他仔细思考回忆着自己在调查报告上写的那些名字,那份“生死簿”正是他一笔笔写出来的。

 曾经他觉得,自己身为丞相,百官之首。

 此乃一人之上万人之下的位置,无人可以撼动。

 但现在,朱元璋一句话,便直接让这么多的官员被处死。

 而这一切,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太子朱标的那些反腐条令。

 这些条令,又和苏璟脱不开关系。

 可以说,大明官场的这一次大地震,就是溧水县内的苏璟导致的。

 苏璟!

 这个名字,笼罩在李善长的心头。

 不远处,胡惟庸也在缓慢前进着,李善长看着胡惟庸的背影,内心越发的担忧起来。

 尽管他已经告诫过胡惟庸了,但以他的野心,真的坐到自己自己这个位置上,还能像现在这般韬光养晦吗?

 李善长微微摇头,自己终究是老了。

 有些事情,他都不能看清了。

 这么多年来,朝堂上不论是什么样的对手,他都从未有过压力,哪怕是刘伯温。

 但现在,因为一个连上朝都没资格的苏璟,他却已经无比忧心了。

 百官散场,但朱元璋的事情并没有结束,他带着朱标直接回到了奉先殿内。

 “父皇,这是儿臣根据苏师所言拟定的税务审查办法,还请父皇过目。”

 朱标将自己拟好的章程交给了朱元璋。

 朱元璋接过,仔细的看了一遍,比起苏璟那么多的专业名词,朱标的内容就通俗易懂很多了。

 毕竟朱标要考虑到可实施性,不能传达下去就他一个人看得懂。

 朱元璋看的很仔细,差不多一炷香后他才放下:“标儿,按伱的说法,若是如此实施下去,不仅仅是百姓税赋的收缴,还有其他的商税也能一并全部监督是吧。”

 朱标点头道:“是的,父皇,儿臣以为,此事当从速,有了这完备的税务审查,空印这种事,决计不可能在父皇的眼皮子底下不被发现了。”

 完全杜绝的话朱标也是不敢说的,反贪腐的法令下去了,不一样有人贪么。

 但至少在税务审查之下,朱元璋被联合欺瞒这种事,是不会再出现了。

 “好!”

 朱元璋点点头,十分满意。

 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,这大明的事情,必须要让他全部都清楚才行。

 “标儿,身为天子,这天下之事都必须尽在掌握,任何人若是隐瞒,那便留不得。”

 朱元璋朝着朱标教导道:“该杀就杀,绝不能心软,知道吗。”

 “是,父皇。”

 朱标立刻回答道。

 朱元璋淡淡道:“好,此事之后的事情,就由你来处理。”

 案子盖棺定论,惩戒也全部由朱元璋定下。

 那接下来的事情,就是监督行刑了。

 朱元璋的想法也很简单,朱标年幼,素有宽仁之名。

 但作为未来的皇帝,仅仅只有宽仁是不够的。

 还必须要有杀伐果断的心,这次的案子,正是朱标立威的好机会。

 如此之多的官员被问斩杖责,作为全程监督执行的朱标,必然也会在百官之中树立起自己的威严。

 “儿臣明白,必不会辜负父皇所托。”

 朱标拱手道,神色坚定,没有丝毫的畏惧。

 在这次的事情里,他没有为任何的一个官员求情。

 在苏璟身边学习了许久,朱标亲眼看到了底层百姓在官绅面前的卑微无力。

 看起来这些空印的官员是为了能更好的缴纳税赋,但实际做了什么,不用想也知道。

 他们的行为导致了后果,遭罪的却是百姓。

 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