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低魔世界归来,先做人工智能

第二百二十一章 机械灵感(1/3)

 “不愧是张元教授带出来的学生,信号抗干扰能力已经是相当不错,不过你们本身的设计潜力很大,有考虑用双足模式吗?”

 王易对几个队伍的作品都做出了足够的讲解和指点,都是简单的点拨,也只是需要一些微调,但都能起到正面优化的作用!

 其实这种机器人看着是没啥,功能看着也简单,可实际上牵扯的方面却是相当多的,所以他们才需要四人一组。

 王易能够随口找到问题并进行简单方案的优化建议,这其中绝不是表现的这么容易!

 起码他们的带队老师这么久都没看出,而对方只是看一眼就找到了问题,这种反应速度,以及知识的全面性,足够让现场师生震撼。

 这是只有这群本来的学霸,才能感受到的巨大压力。

 感觉王易老师就是那无边无际的汪洋,随便他们怎么划船,都在对方的知识面之内。

 能这么容易这么简单的提出有效可实践的优化方案,其实就和普通人看小学题一样,随手的指点!

 而且还不是直接告诉你答桉的那种指点,是瞬间摸清楚了你的知识层面和理论层面,提出了一个让你去开拓的方向,打开你的开放性思维找到一条新路!

 同时这四个小组中,王易还是发现了一些有趣的东西,那就是张元所带的这个津大的作品。

 他们用的是四足机器人,而且具备声控模块,除此之外他们还拼出了一个简易的平衡装置,所以这四足机器人的下盘相当稳定。

 也正因为他们加了这个装置,所以王易建议他们可以使用两足。

 “我们开始就是设计两足大脚板,留出的两个新接口可以制作小型机械臂,进行一些操作的,不过虽是做了平衡装置,但芯片太过简单,无法处理太复杂的问题。”

 那位之前替王易怼人的津大队长,此时看着王易都是两眼放光,一种看着活着的偶像感觉。

 “你们的芯片功能的确是简单,我大概看了一下你们参赛的要求,其实要加强平衡感的稳定,再加上吊臂功能完成与你们语音程序的连接,只需要再加一块8位的51单片机作为辅助控制就行了,在规格之内的。”

 51单片机可以算得上是老古董了,但也是相当经典的结构,直接这么说可能没啥概念,但最便宜的51单片机只要几毛钱,大概就能明白是个啥情况了,这可也算是芯片。

 不过要加一块新的单片机的话,也不是说加就能快速加上的,需要按照接口进行相应的调整,单独的将平衡功能剥离出来,并且相应的写入程序也要进行修改。

 但王易既然提出来了,那自然就给出了相关的优化建议,还是参赛选手的知识面能够理解,并能自己深入下去改进的建议。

 这顿时就让他们大喜,随后直接当场就借助这里的设备开始鼓捣了起来,看样子是准备通宵奋战了。

 其实王易看着他们那看似简单的机器人,心中也多出了一些新的灵感。

 外骨骼、动力装甲、钢铁战衣、高达的各种结构都在脑海里拼凑着。

 都是两条腿外加两个手部接口嘛,保持好自我稳定性稍微拓展一下就出来了,这应该能够理解吧?

 ……

 “讨厌呐~,出来了也不叫我。”

 机器人比赛的当天,钱雅颜在王易边上轻轻打了他一下,眼神都是水汪汪的。

 “哦,你在开会嘛,小可我也没叫啊。”

 王易看着前面的赛场随口说到。

 “就是她在剧组才更要叫我啊。”

 钱雅颜表现的越来越舔了。

 而此时,津大队的机器人也出来了,从原本的四足变成了双足大脚板,而且还多出了两个大钳子。

 平衡、移动、翻滚都相当出色,关键是还能够声控。

 大钳子虽然因为时间和材料的限制无法进行什么精细操作,但却也可以抓一些不怕损坏的物品并进行翻转了。

 可以说在眼前这场比赛中,他们这一款机器人绝对是能让人眼前一亮的。

 简单点来说,放大点,背上弹匣装上摄像头,把钳子换成枪都能实战了。

 不少评委都特地过来看了几眼,并翻看了一些参数,评头论足。

 对于一群学生能做出来的东西来说,已经是相当不错。

 没有任何悬念,津大的队伍获得了第一,而且还有着一些公司和企业的人去找他们,询问一些他们的就业意象。

 人才,在哪里都缺。

 机器人相关的厂商可是有很多!

 而王易在现场还真通过这些简陋的机器人找到了不少小灵感,甚至电池简化量产都有了新思路。

 要说钢铁-->>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