夺嫡疯癫王爷竟是绝世全才朱钧徐妙锦

第两百二十章 十族消消乐!(1/2)

 第二天,朱钧起了个大早,带着沈冬儿,李晚秋,苏奴儿几个人去逛庙会。

 沈大宝跟蔡贯也在。

 牛五六,李吉霸依旧从旁跟随,只是暗地里还有许多人从中保护。

 街头人头攒动,烟火气很浓。

 特别是接近大鼓楼,更是人山人海,一眼望不到头。

 进到庙会人流中,一台大戏正在上演,这些台上的演员都是当地富商凑钱请来的“名角”,图的就是过年的喜庆气氛,一大群百姓围着戏台,嗑着瓜子,喝着茶水,时不时还要喝彩几声。

 戏台子不远的地方,就是一群姿态婀娜的女子,戴着各式大头娃娃的头盔,挥着手中的扇子和手绢扭着秧歌。

 平时大门不出二门不入的良家女子,到了春节也都纷纷出门,尽情欢歌笑语,围观的也多是些年轻的后生,不时还对队伍中的娘子品头论足。

 这种场面远比朱钧那时代,大爷大妈的广场舞还热闹百倍。

 还有各种‘江湖大侠’,什么蒙眼飞刀,胸口碎大石,耍花枪,一眼望去,围满了人。

 这都不算什么,靠近城隍庙,城隍老爷巡城这才叫一个热闹。

 常言说天子脚下,那里轮得到你城隍老爷巡城。

 可老朱并不禁止,从这一点,就足以看出老朱的胸襟,和对百姓的和善。

 朱钧就喜欢这种市井之气。

 但此时,他身边几朵金花更是引人注目。

 沈冬儿头上插着朱钧送的腊梅簪子,犹如含苞待放的腊梅。

 李晚秋一袭素衣,淡雅如菊。

 苏奴儿素颜朝天,可眼里透着火热,就像是夏天熟透的果实。

 苏小小则是我见犹怜,犹如秋天即将凋谢的黄花。

 蔡贯跟在后面,小心护着他的‘姨娘’和妹妹。

 “殿下,那里在搭建鳌山灯!”青禾指着鼓楼旁道。

 鳌山灯,就是大型的灯彩,其规模与气势不亚于恢弘的楼宇殿堂,可谓灯族之王。

 这是为元宵做准备。

 “喜欢?”

 “嗯!”青禾点点头,眼中满是期待的道:“要是元宵那天能来看就好了!”

 “这里太远了,到时候我在府外不远处寻个空地,也组个鳌山灯,到时候,站在阁楼上,足不出户就能欣赏!”朱钧道。

 “啊,好贵的......”

 “再贵也值得!”朱钧笑了笑,一把攥住青禾的手,宠溺不言而喻。

 青禾低着头,羞的脸红,心里却甜滋滋的。

 “哼,轻佻!”李晚秋冷哼道。

 沈冬儿看了一眼二人紧握的手,收回了目光。

 苏奴儿跟苏小小则是感慨朱钧对青禾的宠溺。

 就在这时,前方突然传来喝骂声,并且引起了许多的围观。

 牛五六一招手,暗中的人收缩圈子。

 京城虽然四海升平的样子,可谁也不知道暗中是不是有敌人。

 朱钧并没有看热闹的想法,正打算离开,便听到前方传来惊呼声,“官兵杀人啦!“

 随后围观的人四下散去。

 朱钧眉头紧皱,正月初二官兵杀人?

 他不由停下脚步,说道:“走,过去看看!”

 “殿下,说不定是官兵追缉逃犯!”牛五六道。

 “看一看又不损失什么!”说着朱钧往前走去,便看到十几个巡城的侍卫和应天府的衙役围成一个圈,将众人隔开。

 从缝隙里可以看出,一个身着麻衣的男子倒在地上。

 等走进了,李吉霸主动上前亮明身份,一番询问后才折返,“殿下,那倒地的人是一个罪犯家属,案子已定,他却在大街上伸冤。”

 “谁?”

 “济宁知府,方克钦,那倒在血泊中的是他的儿子,方孝直!”

 朱钧乍一听,姓方的,老爹是济宁知府。

 好家伙,这丫的蝴蝶翅膀煽的够离谱的,把十族消消乐大佬都扇出来了。

 为了验证心中想法,他问道:“方克钦是不是这两年被贬斥,要流放到广州去的那个?”

 李吉霸被问住了,连忙过去询问,旋即折返:“不错,就去年被贬斥的,这方孝直也是个孝顺的人,代父受罪。

 流放途中经过京城,趁着看守不注意,就溜出来了,应该是想去敲午门外的登闻鼓!”

 这登闻鼓是老朱登基后不久设立,在午门外设立登闻鼓,每天派一名监察御史值班,若有人敲响,老朱会亲自出来审案。

 除此之外,若是地方上有人有-->>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